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汪曾祺《陈小手》:从四个角度解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摘要汪曾祺《陈小手》:从四个角度解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文|苏米 《陈小手》是汪曾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汪曾祺曾说过:“我只写短篇小说,因为我只会写短篇小说。 或...

汪曾祺《陈小手》:从四个角度解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文|苏米

《陈小手》是汪曾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汪曾祺曾说过:“我只写短篇小说,因为我只会写短篇小说。 或者说,我只熟悉这样一种对生活的思维方式。 ”

在他看来,短篇小说最适合表现日常生活。

汪曾祺写的这篇 《陈小手》就主要叙述了主人公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特立独行,选择了男科产妇这一职业,因为医术精湛,也渐渐被大家认可。可最后陈小手却因为给团长夫人接生,在成功接生后,由于团长固有的封建思想,不允许其他男人碰自己的老婆,而被团长一枪结束了生命。

本文通过汪曾祺在《小说笔谈》中所谈到的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与精细这四个角度来解析 《陈小手》这篇短篇小说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一、语言

汪曾祺在《小说笔谈》中讲到:“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汪曾祺认为要做到“准确”就必须贴近人物、贴近生活。

在初读《陈小手 》题目的时候,引起了我的思考,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吗?其实陈小手是有大名的,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汪曾祺并没有提及陈小手的大名叫什么,而是把读者的思路聚焦在“小手”这两个字上,这样也就树立了一个更为精确的人物形象——一个男性的产科医生。

因为正是拥有这一双小手,陈小手才得了个这名字。文中是这么描述的:“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 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 。他专 能治难产。横生、倒生 ,都能接下来 (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 和器械 )。据说因为他的手 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 痛 苦。”

汪曾祺以“小手”为切口,塑造了这样一位“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而这双手除了小还柔软细嫩,如此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赋予了陈小手之所以成为男性产科医生最大的可能性。

汪曾祺对人物的刻画和摹写准确,但他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直击要害,抓住了人物的“精神”。

在那个封建礼教烙印深刻的时代,陈小手身为男性产科大夫备受轻视,同行的医生也看不起他。而陈小手并不在乎,在有人请他接生的时候,他会“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其中”立刻“、”飞奔“到”即刻“这一系列的状态就极为准确的描述出陈小手的”不在乎“,而且不仅仅是不在乎,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看出,陈小手对于身为产科大夫甚至是乐在其中的。

陈小手的接生本领也是非常高超的,“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就侧面写出陈小手的接生本领,并且此处也与前文相呼应,“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年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当老娘无能为力的时候便会请陈小手,可想而知,陈小手作为一个产科医生,真的是非常厉害的。

在陈小手接生完,主人递过来酬金,”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由此看出,陈小手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陈小手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毅然选择男科产妇这个职业。

你看 ,汪 曾祺的语言平淡、节制 ,当真是 “不能增减一字 ”。每一个字都在为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服务。

《小说笔谈 》还说, “一个写小说的人得训练自己的语感 ”, “要辨别得出,什么语言是无味的 ”。

同样的话,这样说,那样说,多几个字,少几个字,味道便不同。《陈小手》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汪老小说的语感 ,语言平实,长短句不一,读起来有起有伏 ,富有节奏感,像咀嚼美食一样,回味无穷。

二、结构

在《小说笔谈》中,汪曾祺说。

“小说的结构像树。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再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来了。然而这一个枝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个树枝、两片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

汪曾祺认为,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

《陈小手》这篇短篇小说从结构上分析,其实是很简单的故事:男产妇帮团长夫人接生,虽然医术高超,保得母子平安,但还是被团长以”我的女人不能被别的男人碰“为借口杀了。

这个故事,乍一看,被汪曾祺写的很松散,漫不经心,但这样的结构,是 “内在的”, “自然的”,如苏东坡所说, “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非高手,做不到这一点。

小说结构是自然的,但它同时又更精细,更复杂,更无迹可循的。看似简单的描述下其实藏着作者极为精细的构思。

《陈小手》全文不到1500字,小说一开头就用300多字描述了当地特有的风俗以及有关老娘的一些“讲究”,为陈小手的出场做好了铺垫,又不漏痕迹的展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中包括人们对男产科医生的看法:“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这就为陈小手最后的悲剧结局做好了铺垫。

汪曾祺绝大部分作品的结构还符合一个特点,他只将极小的篇幅来记叙故事主体,而大量的篇幅则是漫漫散散游离于故事主体之外的场景与事件。

《陈小手》也不例外。

小说对于社会背景,陈小手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做了很大篇幅的描述,而促进事情发展的情节却只占一小部分,那些描写的片段与故事的主体之间形成某种微妙的、若即若离的关系。

表面上,这些片段好像是游离于故事主体之外;但内在,这些片段与故事主体其实是互相照应、相互烘托的。同时,这些片段也将故事的主旨进一步拓展深化。

最后,来看看故事的结尾。《陈小手》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的: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 ,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 ,任何男人都不许碰 !这小子,太欺 负人了 !日他奶奶 ! ”

团长觉得怪委屈。

当陈小手费了很大功夫帮团长夫人接生后,起初团长又是摆酒席,又是送大洋,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可画面却突然一转,在陈小手骑马离开之时,团长拿出手枪就杀了陈小手。

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正是所谓的“如骏马收缰,寸步不移”的“煞尾”,汪曾祺曾屡次提及汤显祖评论《董西厢》的结尾有两种———“度尾”和“煞尾”,如今就把这种技法运用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来。

起初的铺垫越长,让人对陈小手越了解,在结尾处就让人越惋惜。如此峰回路转,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这里并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给读者留下大片的空白,从而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三、叙事与抒情

汪曾祺说:“现在的年轻人写小说是有点爱发议论。夹叙夹议,或者离开故事单独抒情。这种议论和抒情有时是可有可无的。”

他认为,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来。

汪曾祺在叙事时,只着重于事情本身,如:团长的太太生不出来,团长只能请陈小手来接生。因为女人身上的油脂太多,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团长呲牙笑了一下,摆了酒席,送了大洋,但是最后却把陈小手杀了。

其实汪曾祺在叙述整个事情时是非常节制的,没有议论也没有抒情。但是汪曾祺就没有倾向性吗?

不,他有倾向性。只是没有说出来。而是把这些留在文章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我们从前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陈小手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产科医生,文中有一句话“陈小手活人多矣。”其实已经很明显地说明因为陈小手的存在,拯救了多少孩子,多少产妇,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可就这么一个人,却“啪”一声,被团长一枪结束了生命。汪曾祺没有说陈小手如何伟大,也没有提及团长如何可恶,却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哀叹起来!

陈小手死了,以后该有多少家庭的希望会因此破碎!

而汪曾祺把读者的情绪并不仅只带到这里。最后一句”团长觉得怪委屈“。读者此时眼中的“恶人”却成了一个受了委屈的人,可不是嘛,团长竟然毫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反而站在“道德礼教”的制高点去指责那个才刚刚挽救了自己孩子性命的“恩人”。

此时,读者对团长的“恨”继而转为一种“不可思议”到最后只能成了一种“无奈”。让人不禁感慨,人性如此呀!

汪曾祺在叙述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他的观点,而他的文字却像一把钩子,钩到哪里,读者的心就走到哪里了。

这就如汪曾祺在《小说笔谈》中所说:“ 怎样表现倾向性?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字里行间。”

四、悠闲和精细

汪曾祺在《小说笔谈》中提到:“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

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要做到悠闲和精细。他在写《陈小手》的时候,笔调就很悠闲。

《陈小手》一开场,作者介绍 了当地特有的风俗: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接生,而且差不多都是固定的老娘,因为请老娘也有种种 “讲究”。 小说继续展开,没有展开故事, 展开了陈小手行医中的种种琐事 :陈小手专治难产,陈小手被同行看不起,陈小手和他的白马,陈小手用他的小手救活了许多中小户人家的婴儿和 妇女……

其中,汪曾祺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陈小手的马。他是这么写的。

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 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 “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 “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 系起来,称之为 “白马陈小手”。

很多文人在写文章时,喜欢“以物喻人”,而汪曾祺在这篇小说中特别来写这匹马其实也是以这匹“白马”来写“陈小手”。

这匹白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暗示陈小手的品质高洁。而这匹马走的脚步“又细又匀”,相对应的是陈小手的医术精湛。而水乡里极少养马, 则意味着诸如此类的马很稀少,就像陈小手这样特立独行,有想法的人实为少数。人们总是把白马和陈小手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此时,白马和陈小手已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重合的形象了。

汪曾祺说:“唯悠闲才能精细, 不要着急。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入入胜。急于要告诉人一件什么事,还想告诉人这件事当中包含的道理,面红耳赤,是不会使人留下印象的。“

所以,汪曾祺写的小说往往是看似悠闲其实匠心独运,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吧。

结语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虽然寥寥数语,但是语言准确、质朴,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进行细致的描述,并在平淡而节制的艺术语言下将平凡而现实的故事赋予灵魂和深度,引人思考。

这就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看似短小平凡,却是很多巨著无法超越的。他创作的贴近现实的语言及毫无痕迹的巧妙构思是他人无法比拟的,因此也是后人努力追求的!

作者:苏米,欢迎【关注】我,一起看书、写作、种出生命的小花来!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联删。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