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虾子——苏北沿海的特产,状如芝麻,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美味
麻虾子——苏北沿海的特产,状如芝麻,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美味
夏日的傍晚,老家伍佑港河边的码头上,常会有小船卖麻虾子。人们会带上钵子茶缸等容器买个一斤二斤的,烧豆腐时放点里面,立即口味就不一样了。也可以加上葱花熬一下,当咸吃,什么小菜也不要,饭粥都能吃一饱。
麻虾子那时并不贵,记得和泥螺、蚬子一样,都是两毛钱一斤,我母亲常买。
那时候我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虾苗苗捞起来吃,让它长大了不是更好吗?母亲说这个是麻虾,长不大的,我将信将疑。
直到有一次,河里有人拉着一张大网由北南而来,到大桥的北边开始收网。听说是拉麻虾子的,我们都跑过看热闹。拉麻虾的网和其他捕鱼捞虾的网不一样,和我们当年的蚊帐似的,如果用来捕鱼就叫“绝子网”。
但拉麻虾不同,它拉的速度很慢,然后在收花张那里把网收了,网里的麻虾就和蚊子的幼虫孑孓差不多,密密麻麻的。然后渔民连网带麻虾和杂草一起拖到船上,里面的麻虾子就像从锅里捞出来的厚粥一般。
后来,好像麻虾子也少了,河边再没听说过有卖麻虾的了。要想吃麻虾子,饭店里有一道麻虾子顿蛋的菜,就是顿鸡蛋里加些麻虾,味道是很鲜美,但价格也是翻番的。
到县城工作以后,听说县堤防站的食堂里,有师傅做的麻虾肉圆是一绝,有朋友曾专门带去品尝过。那真的不一样,可能是把麻虾用什么方法处理了,和肉搅拌起来做的,形似肉圆,味道极鲜。这个应该是有一定工艺的,而且成本也是很高的。否则外面饭店早应该就推开了,我们也没必要跑几十里路去吃一顿。
我专门查了一下资料,原来麻虾是一种生于苏北沿海偏南地区的野生淡水小虾,多见于没有淤泥没有污染的河流内,因其永远长不大,小如芝麻而得名。
麻虾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绝对不能接受一点污染,因而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世界上最小的虾,皮薄质软,只有芝麻大小,该虾单体重0.006g,体长0.9cm,每100克固形物中含蛋白质15克、钙100毫克、锌6毫克、磷230毫克。其味道鲜美独特,且富含大量人体必须的营养成份,自古民间就有“好菜一桌,不及麻虾一吮”之说,堪称“中华一绝”。
(麻虾子炖鸡蛋)
后来有人通过工厂化生产,研发出“麻虾酱”,用瓶子真空包装,解决了其储藏和运输的问题,一度时间很红火。
但任何好东西都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因经常带麻虾酱厂家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展销活动,我的两同事看准了这商机,投资和一极具开拓能力的老板合作,准备做大做强。那老板原来是小本生意,见有了投资就到各大城市拓展市场。结果钱花了不少,收效甚微,一年下来差的赔光了。
原来,麻虾虽味美,但也有一定的适销范围。苏北沿海地区的人从小有食用麻虾子的习惯,觉得是舌尖上的美食,是一种乡愁。而更多的外地人,不知道麻虾为何物,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的,盲目的拓展是不切实际的。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