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一文插图记
《来日方长》一文插图记
刊头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国典
————————————————————
文友说,《来日方长》的情节有点像小说似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主人翁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学青年一一若菡。虽然她的文学造诣高于我,而一个机缘,却让我成为了她的“老师”。并生发出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一作者题记
谭慧/文
一
人世间许多事情错过了就错过了,不会再有来日,更不会有方长。正因如此,人们希望有来日,更能方长,所以就有了来日方长一词。就像好人多磨难,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就一定要比别人奉献的更多、付出的更多、牺牲的更多,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而赢得人们的尊敬、赞扬,人们才希望好人一生平安。歌曲《好人一生平安》倍受人们的喜爱,正是歌曲唱出了人们对好人的祝愿、祝福,更是唱出了人们对好人拥有和应该拥有美好生活的心声、渴望与希冀。
若菡近照
九年前我应邀为全国铁路文秘档在武汉铁路党干校举办的文秘人员培训班授课,当天一大早,我从南昌乘坐火车前往武昌,到达武昌站下车后,再乘上学校派来的接站汽车,半个多小时后抵达学校已是吃午饭的时间了,便直接去学员餐厅。吃过午餐稍加休息,便开始上课了。 这堂课足足讲了四个小时,我授课的内容是:如何进行信息调研与新闻报道的撰写与上报。在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宣传和文秘工作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的基础上,从理性方面去思考,并与大家分享。通过大量的事例、数据,以及自己在捕捉信息、现场采访、资料收集、提炼撰写、联系上报等方面的实践,告诉大家如何才能写出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和含金量高的信息调研与新闻报道。
虽然下午天气炎热,人容易犯困。但近百人的报告大厅却鸦雀无声,非常安静,讲到关键点上,学员们还给予热烈的掌声,让夏日的疲乏被驱散到了九宵云外。最后给大家留了一些提问答惑的互动时间和环节。应该说,这次的文秘人员培训班,学员们的素质都比较高。其中有不少文字方面的能人和文学方面的高手,作家若菡便是其中之一。提问答惑互动时间意犹未尽,便下课了。
几个文学爱好者本来约好晚餐后继续聚在一起,对散文随笔、杂谈和小说等创作进一步交流、探讨。但晚上学校安排了学员们观看自编自导的文艺演出,只好改约晚会结束后再相聚。不巧的是,晚会结束后,若菡单位的领导连夜乘飞机赶来学校,准备参加第二天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便把他们几个学员叫去商量相关事情至凌晨。那天晚上大家没能如愿相聚,都感觉有点遗憾。但又相互安慰,来日方长,日后一定会有机会再次相聚。
青云近照
二
第二天,我乘坐一大早的动车返回南昌。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待培训班结束后,也各奔西东。刚开始,来自东北的学员班长还建了一个师生QQ群,群名为:黄埔五期。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QQ被微信替代,QQ群里的成员也就一个个的潜水,无声无息,据说大家都玩微信去了,QQ群便被自动废弃了。而这些学员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联系,或联系不上了。过去说好了来日方长的,相聚会有时,我看这一辈子估计是相聚已无来日,更没有方长了。
自从那次在武汉铁路局党干校授课,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九个年头,我与作家若菡虽然再也没有谋过面,但电话、QQ和微信联系还是比较多的。若菡一直尊称我为老师,我只是给她上过一次课。但在文学造诣上,她应该比我更深、更强。本来我们约定好了,由她主笔,合作撰写并出版一本长篇小说,已经写了10多万字,她却因故突然辞去了铁路单位的文秘工作,下海经商去了,这样她便一度远离了自己所钟爱的文学,更是无闲暇的时间从文了。说老实话,当时我真的潜她感到惋惜,并经常地提醒她不可将长篇半途而废,更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财富。我们还经常会就小说的创作,散文随笔、杂谈的写作,及书籍的出版与发行等事宜进行交流、沟通与探讨。 在我的劝导下,下海两年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若菡逐渐将业务委托给了他人,辗转进入文学艺术界任杂志编辑并重拾起长篇小说的创作。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非常的高兴,我觉的这是一条最适合若菡的道路。
青云创作的《书香图》
若菡有一种文化学者的范儿,鼻梁上架着一幅近视眼镜,应该是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给予她的褒奖吧。高挑的身材与个子,穿着朴素大方得体且优雅的服饰,尽显高贵。瓜子脸上长着一双不大而有神的眼睛,仿佛会说话。发型有如贺岁年画中的女娃,整齐、洁净。性格开朗,具有典型关中人的豪爽与直率。
经商归来,加上我们交流、沟通后的思想碰撞,使若菡的创作思路有所变化,便把前面已经写好的10多万字推倒重来。为了满足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我经常会给她灌输一些文化、艺术与收藏方面的知识,讲解一些收藏方面的技巧,提供与小说创作相关的素材。在我的支持与帮助、鼓励与鞭策下,若菡的创作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创作激情非常高涨,创作进度也非常的快,不到两年时间已完成了20多万字。我想我与她约定好,一起合作出书的目标就要实现了。当我还没有从这份喜悦中缓过神来,一纸调动函,若菡被从西安十三朝古都的行政机关,调到了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的企业单位,重新干起了过去的老本行一一文秘工作。新的城市、新的单位、新的环境都要去熟悉、去适应,让她又无法顾及小说的创作,就这样小说的创作再一次被搁浅。
当一切安稳了下来,可以静心创作,长篇小说即将接近尾声时,若菡却请长假了。半年后当她在朋友圈晒出第一张女婴的照片后,我才得知她请假生二孩去了,而且非常圆满,儿女双全。在恭喜祝贺她的同时,我想她这一时半会的、一年二年的、甚至更长时间肯定无法且难以抽身,更难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小说的创作了,我期待着,只有等待来日……
青云创作的《园趣图》
三
我怀念着九年前的那次在武汉授课的经历,更念想着与若菡合作出版长篇小说的约定,于是饱含深情的写下《来日方长》一文。
《来日方长》一文写好后,我想应该发表一下。一来可以给文学青年们带去一些启示;二来提示一下若菡,想触动她静下心来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以免前功尽弃。同时,如果文章发表时能配上几张照片,图文并茂,肯定会更好。不过如果能画插图配文,那比用照片配文会更唯美,也能给人以更多的念想,效果会更好。 说来也巧,正在考虑请谁来创作配文插图时,前年参加一场读书分享会时认识的一位小才女一一青云,正好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幅其创作的工笔水墨古典仕女图,让我眼睛一亮。此种意境、人物造型正与配文图相符。
通过微信联系上青云,并把我的想法和构思与她进行了交流和构通,其愉快的接受了配文插图的创作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构思和反复认真的创作,青云妙手绘制的工笔人物《来日方长》一文系列插图,《书香图》《园趣图》《墨韵图》圆满完成。
《书香图》以书房为背景,画面中一位书香女子撩开窗帘,手捧诗书,背朝书架,神情自若的端座于书桌前,其专注、陶醉般畅游于诗文阅读之中的乐趣跃然纸上。窗前的芭蕉摇曳着送来阵阵清风,给人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最致远”的诗意之美。
青云创作的《墨韵图》
《园趣图》园林是大家闺秀、文人墨客读书、休闲、追逐的的好去处。他们或在园中捧书轻吟,或在亭中夜静蛙鸣之时赏月,或轻步假山小桥之间捉迷,或在池塘边观赏荷花,或在花丛之中追逐蝴蝶、蜻蜓。青云的这幅画作,抓住了园林中众多景观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景致一一荷塘、亭台,把人与池塘、花与叶、水与莲的和谐相处等表现的一览无余。
《墨韵图》书桌上铺就好一张宣纸,宣纸的两边,一边放着砚墨、调色板等文房用品;一边摆着一摞摞线装书籍,书桌前方那中式的格窗古朴典雅。窗外翠绿的竹子,从假山奇石间拔地而出,映衬着一位窈窕淑女提笔作画题字。屋内弥漫着浓浓的翰墨香味,给人以“翰墨飘香使人醉,墨韵提升精气神”之畅快淋漓之感。
青云女士创作的三幅工笔人物插图,具有古韵、古风、古朴之气,画作结构合理,布局紧凑,线条流畅,设色典雅,墨晕浓淡过渡自然,高贵大气。
每当我阅读此文,并欣赏插图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与魅力,都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终身热爱。
【作者简介】谭慧,《赣商》《启慧斋藏话》文化、艺术、收藏栏目主持人。发表文章百万字,并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收藏》等国家级媒体刊用,筹划撰写“收藏文化•散文系列”三部曲,已出版第一部《收藏情缘》。第二、第三部《玩中赏趣》《品藏论鉴》待出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