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麻姑仙子的传说:善美的麻姑,纯美的传说
麻城麻姑仙子的传说:善美的麻姑,纯美的传说
麻城是湖北黄冈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麻城历史悠久,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将军,麻城更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善美的麻姑,美丽的传说,故事动人。

公元304年至439年间,东晋与十六国并存,号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中的后赵大将麻秋(亦称“麻胡秋”)被委派主政信安县(今麻城市)。麻秋系骑武出身,横征暴敛,驱民夫日夜筑城。由于麻城地区连年遭受兵祸,青壮年大都死于刀口马下,上工者多是老弱病残。筑城工程十分庞大,加之饥寒双至,北胡兵卒往往鞭杖督工,场景十分凄惨,麻城百姓对麻秋是人见人畏。当时,大人们吓唬小孩便常说“麻胡秋来了”。
但麻秋却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儿,名麻姑。麻姑自幼聪慧伶俐,被麻秋视为掌上明珠。至麻城时年方二八。说来奇怪,麻姑自幼就对中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到麻城,她立即要求父亲请一位荆楚名士做先生。经过四处搜寻,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被遣到府中。麻姑开始沉浸汉文化的熏陶之中。
麻姑天生便有一副好心肠,可谓是人见人爱。并且,麻姑很有灵性,似乎也与麻城格外有缘。于是,老先生完全抛了对麻姑父亲的偏见,尽心尽力地教育麻姑。儒家的“仁义之道”,道家的“天法自然”早以渗透到麻姑头脑深处。麻姑每天读一读《诗经》,悟一悟《道德经》,习一习碑帖,唱一唱吴楚小调,有时也到城郊五脑山登一登,感受一下麻城山水的灵气。显然,麻姑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她日渐知晓诗书礼乐,也渐渐厌弃父辈四处征战的生活,更深深地爱上了麻城这方土地。

一天麻姑又准备去五脑山郊游,路过筑城工地时,看到自己的父亲正在凶残地殴打民工。一群衣衫褛褴、面如菜色的民工,在棍棒交加之下,纷纷号啕大哭。麻姑见了泪流满面,她跑到父亲跟前,苦苦哀求父亲手下留情,可酷暴的麻秋哪里会心慈手软。后来,麻姑不得不在父亲面前长跪不起,麻秋无法,总算住手。可怜的民工总算没被大死。
此事是了了,但有一中无法言说的痛苦却纠缠在麻姑心中。麻姑郊游五脑山的雅兴早已荡然无存,便回到府中。麻姑不明白,生下来的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像父亲那样残暴,有的人像先生那样谦卑,有的人像民工那样低贱。麻姑不得不将这些困惑交该先生。先生看出了麻姑对麻城百姓的怜悯之心,却无法帮忙解除麻姑心中的矛盾。因为,他知道,或许谁都无法改变麻秋这等悍将的凶残本性的。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麻姑都茶饭不思。老先生不得不苦心劝说,终于说动麻姑再次到五脑山出游。路途之中,麻姑听到了许多关于父亲的传闻,百姓们都在议论什么“鸡鸣”。原来,麻秋为赶工期,新近下了一道死命令:筑城民工闻鸡鸣而息。这哪里是把麻城百姓当人啊,麻姑的心像刀绞一样,她不知道自己这样才能救麻城百姓于水火之中。她走进了五脑山道观,焚香、叩首,一次又一次,她真的希望自己的诚心能够感动上苍,解救人们的苦难。
麻姑决定回家后再次苦劝父亲体恤民役,她想了很多打动父亲的办法,罗列了很多应当善待百姓的理由,可是麻秋哪里听得进去。

麻姑没有死心,她冥思苦想帮助民工的法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麻姑终于有办法了,她决定调教雄鸡提前报晓。那几天,麻姑向先生告假,把自己关在闺房内学鸡鸣。经过几天努力,麻姑学鸡叫已经有十分像了。那一天刚过半夜,麻秋府上的雄鸡就叫了,紧接着满城雄鸡都跟着叫了,筑城的民夫整整提前两个时辰就歇息了。
第二天,全城都在为雄鸡早鸣议论纷纷,都说麻秋无道,是观世音菩萨下凡促鸡早报救民的。麻姑首战告捷万分欣喜,那么多天的痛苦一下子消失了。麻姑唱着麻城山歌跑出城,她从来没有体会到做善事有这么痛快。
麻秋却困惑了,公鸡怎么会早叫两个时辰,这不是出鬼了吗。不过,他又想偶尔早鸣一次也没什么。可是,第二天府上的雄鸡再次早鸣。第三天依然。麻秋感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开始秘密侦查。很快,麻秋知道作祟者正是自己的女儿。
越是残暴者越是无法容忍别人的背叛,更何况自己女儿的背叛。麻秋决定严惩麻姑,他命手下对麻姑进行了十分残酷的鞭笞。麻姑更加尖锐地指斥父亲的无道,不停地反抗。突然,麻姑不知哪里来的神力,竟然挣脱了士卒的捆绑,她一路奔跑,跑出了府衙,跑出了城,士兵们则一路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追到后来,麻姑不见了。
原来,麻姑跑到了五脑山,在五脑山山洞中修行。不知道经过多少年,麻姑得到观音点化,终成正果,羽化成仙。
千百年来,麻姑的美德感天动地,八方善男信女前来麻姑仙洞朝拜,四时香火不绝。(综合麻城信息网)
麻城有“一城二仙”之美誉,漫山遍野都是神奇的传说,都有令人叹服的典故。
(图片来源于头条正版图库)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