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究竟有多长?21196.18千米
长城究竟有多长?21196.18千米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长城”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青铜器和竹简等文献之上。
长城究竟有多长?21196.18千米。
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建筑。我国现存的万里长城主要是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宁虎山长城。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蜿蜒着一条巨龙,它穿越山川,横跨草原,见证着华夏儿女的坚韧与智慧。这条巨龙,便是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城,一个集军事防御、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伟大工程。每当提起长城,人们总会惊叹于其雄伟壮丽的身姿,但你是否真正了解,这条巨龙究竟有多长?
长城,它的修筑历史可上溯至西周时期,那时的烽火戏诸侯,便是长城早期功能的缩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的长城还只是一段段短小的防线。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连接并修缮了这些战国长城,才有了“万里长城”的称谓。明朝,作为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留下了今天所见的多数长城景观。

长城究竟有多长呢?据最新数据显示,长城的总长21196.18千米,这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半圈还要多!
长城资源遍布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和陕西省境内的长城长度分别达到了2498.54千米和1838千米。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而秦汉及早期长城更是超过了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长城的原始名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谓。

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城的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齐国曾在山岭上修筑长城,《史记·楚世家》中就有记载。此时长城之称开始兴起,而楚国称长城建筑为“方城”,这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长城名称之一。
战国之后,长城还曾被称为堑、长堑、城堑、墙堑等。
在史书中,也常把长城同“塞”并称,所以长城也被称为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等。
金代时,长城被称为界壕。
到了明朝,长城则被称为边墙或边垣。

长城的历史可精炼地概述为: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至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此后,汉、明等朝代又相继对长城进行了修筑和加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防御体系。尤其是明朝时期,为防范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侵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了明长城,这也是目前人们所见到的长城的主要部分。
长城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艺术的杰作。现存的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现存比较完好的长城有:
八达岭长城:作为长城的重要段落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其雄伟的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历史悠久,文化价值丰富。其建筑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以其独特的“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著称于世。它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嘉峪关长城:嘉峪关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堡垒。
这些段落不仅展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赞誉,更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长城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赞美。
两千多年来,长城,已不仅仅是一道墙,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力量。
长城,这条巨龙般的存在,用它那21196.18千米的长度,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智慧与坚韧的故事。

喜欢你的关注和点赞,欢迎分享和转载,玉树临风少年在此向你致意,祝你吉星高照、好运连连!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