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原来伏羲和女娲真的存在

摘要原来伏羲和女娲真的存在 伏羲和女娲都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物。 伏羲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文化的根源。伏羲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三皇之首,即太昊,或称黄熊氏,是中国文明的鼻祖...

原来伏羲和女娲真的存在

伏羲和女娲都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物。

伏羲的传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文化的根源。伏羲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三皇之首,即太昊,或称黄熊氏,是中国文明的鼻祖。传说伏羲发明了文字、音乐、钓鱼、烹饪和嫁娶制度,更是最早研究星象,发明了先天八卦。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很多地区都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女娲是创世之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传说女娲早于人类出现,后用土造人,是女娲创造了人类。更有女娲补天的传说,这个传说大家都很了解,就不再多说。

伏羲和女娲在我们印象中都是神话般的人物,有的传说他们是兄妹,有的传说他们是夫妻,但他们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我们深度解读《山海经》和史料,是否能发现其中的隐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长沙楚墓中出土一份战国帛书,里面记录了部分楚地的风俗、历法、神话亦或史实。让人诧异的是记载了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为创世神,并且,以伏羲为始,罗列出了一个完整的帝王世系或者先秦神话世系。

根据这个记载:伏羲为创世神,出自某雬,居于颻(yao)(很多人把雬理解为震,进而理解为雷夏泽,而居于颻口,则有人理解为居于睢阳,因为三皇本纪和民间传说,伏羲生于天水,古代成纪,建都于陈,也就是睢阳,尤其睢阳在战国时期就有太昊陵,而楚帛书的时代也是战国中晚期),娶了女娲生了四个儿子。在伏羲之前,天地茫茫混沌不开,但是自伏羲开始开天辟地,开创世界。

在战国魏墓中发现的由中书监荀勖等人整理的《竹书纪年》里写道:“太昊之母(即华胥氏)”。传说华胥在一次外出郊游时,踩在一个非常大的脚印上,随即便感觉有种被蛇缠绕着的感觉。回去后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而且这一怀就是十二年,后来他生下一个人身蛇尾伏羲。今天的一年轮十二年就是为了纪念伏羲母胎十二年出生。

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春秋世谱》所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同时她也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即《国语·晋语四》《世本》记载是华胥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原文:“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唐代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等等还有较多文献都有记载华胥是伏羲的母亲。

部分史料中还记载伏羲和女娲是兄妹,都是华胥的子女。如: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有载,正是由于华胥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清代梁玉绳在《汉书人表考》中写道:“华胥(指华胥氏)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等等,还有好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查阅,这里就不再多说。

但是,关于伏羲女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而华胥氏是在后世文献中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女娲最早的记载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和《楚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娲之肠。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成的。"意思是有十位神人,名叫女娲之肠,这些神人都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换而成的。在先秦典籍中记载了女娲发明笙簧,因此,女娲还被誉为乐器始神。除此之外,在《风俗通义》中最早明面提出女娲造人故事。

随着考古发掘和对远古各部族文献的研究,现在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最早期的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到秦汉时才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而伏羲就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仍然还保留着祭祀伏羲的习俗。

在对各种史料的解读中,我认为伏羲和女娲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在文化落后、智力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各种出现的神秘事件和力量进行神化,所以才造就了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而且随着当今的考古发掘和史料研究,越来越多的神话传说正在逐渐得到认证。

当然,无论伏羲和女娲是否真实存在,他们的文化和精神始终是我们最珍贵的民族传承,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中华民族克服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