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自卫反击战,在美苏均支持印度的情况下,历时32天横扫印度
对印自卫反击战,在美苏均支持印度的情况下,历时32天横扫印度
前言
对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发生于1962年10月20日至1962年11月21日的我国与印度的边界摩擦。我国与印度边界共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该战争发生在东、西两部,其中又以东部地区为主要战场。由于战争发生地处于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双方都存在补给困难的问题,而在该问题上主要大国又均偏袒印度,这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我国仅用32天就横扫了印度军队,取得了对印反击战的光荣胜利。
历史背景
这一事件可追溯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驻守西藏的清军发生哗变,西藏噶厦政府驱逐清朝驻藏大臣和所有驻藏清军,宣布独立。1913至1914年间,英属印度与西藏噶厦及北洋政府在西姆拉进行了三方会谈。然而袁世凯拒绝接受谈判协定,于1914年7月退出谈判。噶厦政府便与英属印度政府签订了西姆拉条约,划定“麦克马洪线”,将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划归英属印度,但是历任中华民国政府均拒绝接受此协定。1947年印度独立后,宣称有权拥有英属印度的领土,并要求按麦克马洪线决定中印边界,“无论中国同意与否”。
1914年的“麦克马洪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西藏,但是印度仍多次扰乱边境秩序,1951年印度趁朝鲜战争之际派军占领藏南达旺地区。1959年印度又包庇企图分裂西藏的独立势力,随后中印双方多次交谈,并未达成共识。
各方态度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话说,
“从亚非范围、西欧范围(美国、澳大利亚等也是西方国家的范畴)来说,有三十三个国家是支持中国或者同情中国或者守中立的,公开支持印度的有五十个国家。三十三对五十,包含西方世界。所以并不孤立!”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美国和苏联这两大超级大国竟然出人意料地同时支持印度,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并进行国际舆论支持,谴责是中国发动战争攻击印度。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与我国持对立态度,虽然印度是一个不结盟国家,但在美国眼中印度是一个制衡共产主义阵营的有力棋子。其对印度自然是支持与帮助的立场,1962年11月美国驻印度大使曾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表达对于印度的支持。
美国驻印度大使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苏联
让人意外的是,苏联对于中印双方的态度表现得十分含糊,并逐渐向印度偏袒。
在边境冲突爆发前,周恩来总理曾召见苏联驻中国大使,指出印度利用苏制飞机在边境挑衅,对中方士兵有影响,对此苏联方面的回复是:“我们认为卖给印度飞机对我们有利。我们不卖,英美帝国主义就要卖。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印度的影响增加了”,“我们卖给印度几架飞机是不会使中印力量对比就变得有利于印度了”,“我们不认为,现在我们两国应当组成一个共同反对印度的战线。这会使它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而这恰合印度反动派的心意”。
赫鲁晓夫
1962年10月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称“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从来都没有得到中国的承认”,表明支持中国政府于10月24日声明中提出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然而中国政府已经看出了苏联表面中立,实际偏袒印度的立场,苏联在1960年5月到1962年5月间,供给印度飞机94架(其中安12运输机32架,米格直升机26架,米格21战斗机12架,伊尔14运输机24架),喷气引擎6台,还给印度山地作战的被服、帐篷。
越南
第一个公开宣布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邻国越南,1962年11月2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成为首个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胡志明曾在致印度尼赫鲁总理的信中表示,“中印边界问题能否和平地迅速得到解决,完全取决于印度政府的态度。尽管中国方面未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进行了一贯的真诚努力,但是由于印度方面的蓄意阻挠,这一问题迄今未得到解决,边境地区的局势反而严重起来。”他警告印度,“越中友谊牢不可破。哪个国家以武力挑衅中国,越南必与之进入敌对状态。希望印度方面好自为之,不要自绝于亚洲人民。”
其它社会主义国家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谈及中印边界冲突时,公开声明支持印度,认为“中印两国的划界工作在本世纪初就以众所周知的麦克马洪线的形式完成了”,“中国却企图用武力修改与印度的边界,这是对印度的侵略”。
铁托
对此,作为南斯拉夫的宿敌,阿尔巴尼亚随即宣布了对中国的支持。阿尔巴尼亚政府认为中国就中印边界问题提出的建议证明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是对捍卫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阿尔巴尼亚也成为了此事件中唯一支持中国的华约国家,东德最初也曾表示对于中国的支持,认为此事件是印度军队无故进入中国领土而造成的,应由印度负主要责任,然而迫于苏联的压力以及国际形势,最终东德“对此表示遗憾”。
古巴则因为中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表明了对古巴的支持,因而在此次冲突中宣布支持中国的立场,因此就与越南,阿尔巴尼亚一同构成了支持中国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
结果
虽然印度在外交上咄咄逼人,仗着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势力不断对我国进行挑衅,但是双方实力仍差距悬殊,印度军队的武器普遍落后,除侦察兵和突击队使用斯特林冲锋枪和布伦轻机枪外,大部分士兵依旧使用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重机枪则为老式的维克斯机枪。而中国军队则已经普遍装备了AK自动步枪、RPD轻机枪和SG-M中型机枪及更大口径的DShK重机枪、RPG-2反坦克火箭筒等各类新型苏制全自动火器。因而印度军队伤亡惨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溃不成军。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荣立一等功的火力班使用的苏制RPD 7.62毫米轻机枪
1962年11月21日,我国在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主动宣布停火,主动后撤和设立民政检查站等措施,向世界展示出我国并没有侵略他国的意思,对印作战仅仅是教训一下印度,这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三人组
据我军统计,在此次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共歼灭印军8853人,其中击毙4885人、俘虏3968人。歼敌3个旅,生擒王牌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而伤逃走及被中方和战后印度发现躲在森林中因伤、病、饥饿而死亡的印军官兵,一律不计入战果。
战前嚣张的印度,仅用短短32天就被彻底打服,其中还创造了“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一段佳话,表现出我国高超的作战水平与战斗素质,也体现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强大理念,取得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光荣胜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