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31:陈岩石与沙瑞金关系曝光后,三位体制内高手的反应
名义31:陈岩石与沙瑞金关系曝光后,三位体制内高手的反应
大风厂“一一六”事件,堪称丁义珍外逃后的又一高潮。此事件本身或许并无太多可供深挖之处,正如沙瑞金所言,这是一起因贪腐引发民愤,最终矛盾集中爆发的事件。然而,事件发酵过程中的细节,却堪称职场宝典。当陈岩石这位前检察院检察长成为大风厂工人与李达康之间的唯一沟通渠道后,这位老党员身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先来看高育良。“一一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国外都在转播。在小说中,高育良这位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早早睡下,因失眠服下两颗安眠药。他真的不知李达康正在强拆大风厂以及工人反抗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吗?显然不是,至少有三人向他汇报了情况。其一,他的头号弟子祁同伟作为现场亲历者、坐镇指挥的公安厅长,肯定早已汇报;其二,远在北京的侯亮平通过直播了解事件后打电话汇报;其三,高育良的秘书也不会不汇报。所以,高育良对事件了如指掌,却选择避而不见。原因很简单,这起事件的暴风眼正是他的政治对手李达康。
继丁义珍出逃事件给予李达康沉重打击后,沙瑞金来到汉东尚未正式上任期间,出了两件大事,李达康都是关键人物,且一次比一次被动。按一般人思维,此时应乘胜追击,让李达康万劫不复。但高育良岂是普通人?他是深谙权谋的弃文从政教授,以《万历十五年》中万历皇帝十五年不上朝的隐忍为行事准则。高育良明白,任何一把手都不愿看到班子不合,内斗乃下下策。即便打败李达康,也是自损八百的愚蠢做法。所以,处理李达康事件的关键在于显示政治姿态。电视剧对此做了改编,陈岩石与高育良通话后,高育良给李达康打了电话。但小说中高育良的反应更为高明,当陈岩石求助时,高育良虽觉得李达康过分,却不能替陈岩石出头。汉东政坛复杂,他与李达康有嫌隙,不宜对省级大员指手画脚。高育良选择踢皮球、打太极、推责任。当意识到陈岩石与沙瑞金关系不一般后,高育良一系列操作只是补救,第二天他便后悔了。高育良从始至终都未小瞧陈岩石,这体现了他的处事艺术。
再看祁同伟。当陈岩石在“一一六”事件中提及沙瑞金后,祁同伟立刻猜到他们的关系,态度发生大转变。祁同伟是大风厂强拆的最大推动者,原本拆迁队假冒警察搞强拆已酿成惨剧,李达康平息了事态。此时应安抚民心,可祁同伟却只想着利用李达康要政绩的心理,尽快拆除大风厂。陈岩石搬出沙瑞金后,祁同伟直接离开现场,让高育良十分生气。祁同伟的政治水平实在太低,他早已忘记曾经的自己,忘记“人民是天,人民是地”,如今只关心上位副省长,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最后看李达康。得知陈岩石与沙瑞金关系后,李达康的态度或许最聪明。巴结讨好陈岩石不可能,继续惹怒陈岩石和大风厂工人更是引火烧身。小说中,高育良在陈岩石要求下找到沙瑞金秘书后,隐隐感觉到他们的关系,便告知李达康。李达康立即明白陈岩石不好惹,汉东赵立春时代已过去,沙瑞金底细不明,陈岩石与沙瑞金关系莫测。李达康停止拆迁,留在现场安慰群众,并给沙瑞金打电话。这一动作意味深长,既不谄媚,又显示自己的悟性。
面对陈岩石和沙瑞金的关系,高育良最高明,李达康最聪明,祁同伟最愚蠢。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