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判定上海人的四个维度,文化认同外血缘和户籍哪个更重要?

摘要判定上海人的四个维度,文化认同外血缘和户籍哪个更重要? 上海常住人口2500万,哪些是上海人?有些人可能会疑惑这种情况:两个说上海话的人,一个说自己是宁波人,一个自己说...

判定上海人的四个维度,文化认同外血缘和户籍哪个更重要?

上海常住人口2500万,哪些是上海人?有些人可能会疑惑这种情况:两个说上海话的人,一个说自己是宁波人,一个自己说自己是苏北人;一个说普通话的人刚刚拿到上海的身份证,就宣称自己是上海人;有人说你的父母是上海人,你才是上海人;还有人说身份证310的才是上海人。

回答什么样的人才算上海人,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一概而论。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四个维度:

第一就是法律层面:取得了上海常住户口,具有上海身份证,那就是上海人。这时你就有在上海的上学、就医、买车、买房等资格。法律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他是非常清晰的,没有模糊空间。

第二是血缘层面:父母是上海人,自己是上海人,自然没有问题。这是中国的千年传统。有时候在户籍方面,法律的依据也是血缘关系。

第三是文化层面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讲究契约精神,界限分明,热爱时尚,生活精明。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热爱这个城市,接受海派文化,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你就可以说是也是上海人。特别语言是文化一个重要表现方式,熟悉当地方言,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上海人之间交流,自然不会把你当外人。

第四地缘关系层面:大家共同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脚踩同一块土地,头顶同一片天空,在上海发生的人和事对外地来说都是上海人的事。本身上海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海纳百川,大气谦和,来到上海城,便是上海人。

所以在生活中,不同层面的问题,我们就要需要相应的维度来衡定。如果是法律问题,就不要去谈血缘;如果是文化问题,不要谈法律,否则就容易错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上次我在上海买新能源汽车上绿牌,我在4s店和对方用普通话交流,那个汽车销售员上来就问我你有没有12个月的上海社保?在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要资格审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由上海户籍或者说外地户籍要在上海连续交12个月的社保。我懂这个政策,所以就和销售员解释了一下,我是新上海人,上海户籍已经有20多年了,然后他就明白了。但是后来资料报到新能源办公室的时候又被拒绝了,原因是具体经办人员看见我老家身份证号不是上海310,所以就简单粗暴的认为我不是符合政策。后进行申诉耽误了半个月时间,重新核定通过。在这个事情上,首先是销售员通过语言来判定户籍,这是错误的。第二个审核人员又通过身份证号码来判定户籍,同样是错误的。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