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移山的“愚公”不是人

摘要移山的“愚公”不是人 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居住在太行山、王屋山附近的一个老汉,叫“北山愚公”,因为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他就带...

移山的“愚公”不是人

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居住在太行山、王屋山附近的一个老汉,叫“北山愚公”,因为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他就带领全家老少一起挖山,将泥土运至“渤海之尾”,要把两座大山搬走的故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公答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七大结束时发表题为《愚公移山》的演讲,向全党发出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召,愚公移山精神以其深厚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思想精神内涵,在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重要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57年,毛泽东主席对《山东莒南县历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富再丰收》一文写了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历家寨是一个好例。”极大的激发了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斗志。“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题词

神话故事中愚公带领全家搬移的为什么是王屋山、太行山?愚公的子孙为什么要将挖山的泥土运至“渤海之尾”?这始终是笔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据笔着了解,在亿万年前,华北平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东岳泰山还只是一个海岛,那时候的“渤海之尾”就在在太行山和王五山的山脚下。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将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带到下游,淤积成了现在的华北大平原。黄河支流汾河、渭河、无定河等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其中汾河发源于山西省的北部,沿太行山西侧自北向南,流经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在遇到王屋山的阻拦以后,沿着中条山的北侧向西流淌,最终在运城市汇入黄河。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汾河的东、南两边分别是太行、王屋二山,正是这两座山挡住了汾河的去路,使它不能径直流向大海!也正是汾河,长年累月、不分昼夜地把太行山、王屋山的泥土通过黄河搬运到渤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西省地形图

恰巧,在山西省的汾河两岸,还有不少地名叫“北山”,山西省忻州市正好有一个县叫做“河曲县”,与“愚公移山”里的“北山愚公”、“河曲智叟”相对应。由此可见,移山的“愚公”是汾河和黄河,“愚公移山精神”来源于汾河水和黄河水的奔腾不息、前赴后继和锲而不舍!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