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南斯拉夫《桥》观影揭秘:不把桥炸掉不罢休,是神剧还是经典?

摘要南斯拉夫《桥》观影揭秘:不把桥炸掉不罢休,是神剧还是经典? 1969年问世的南斯拉夫二战老电影《桥》,主要讲述了一支7人南斯拉夫游击队小分队,深入虎穴,历尽艰辛,最终成功...

南斯拉夫《桥》观影揭秘:不把桥炸掉不罢休,是神剧还是经典?

1969年问世的南斯拉夫二战老电影《桥》,主要讲述了一支7人南斯拉夫游击队小分队,深入虎穴,历尽艰辛,最终成功炸掉了德军重兵把守的一座峡谷大桥的战斗故事。那么,为什么要炸桥?要炸的又是一座什么桥?难度又有多大?

《桥》电影海报

影片开场就通过游击队指挥部上校之口做了交代:1944年,德军已经面临崩溃,希腊境内的德军装甲部队要撤退到南斯拉夫境内,而塔拉河大桥是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交通要道,也就是德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让德军顺利跨过了这座桥,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处境就将会变得非常不利。

1977年,电影《桥》引入中国,火爆一时

奉命执行炸桥任务的游击队长,绰号为“老虎”的少校,曾经质询他们,为什么不派空军战机将其炸掉。而上校回复道,那座大桥横跨在峡谷中,战机对他们毫无办法。这一点其实比较令人费解。难道峡谷的地形,会妨碍战机的飞行吗?还是不利于投弹?或许,这只是导演为了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故意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游击队员在桥头与守桥德军激战

德军也深知这座大桥的重要性,所以派出了德军第238山地团,以一个团的兵力来驻守这座桥。大桥下面的谷地中埋设有地雷,桥面上两侧的栏杆上还安装了带电铁丝网。一旦有人触碰到,就会引发报警装置。为了确保大桥的万无一失,德军还特别派来了国家保安总局的党卫军上校霍夫曼,由他来统一指挥防御。由于他具有丰富的对付南斯拉夫游击队的作战经验,所以,德军第238山地团团长也必须听命于他。影片中通过他视察大桥的情节,向观众展现了大桥的守备情况,可以说,守桥德军的反应还是非常迅速的。

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曾风行大江南北

那么,面对德军如此严密的防守,游击队究竟要如何才能炸掉这座桥呢?游击队指挥部把这个难题交给了老虎,但却为他提供了几个帮手,以及一个“解题思路”。这几个帮手,也就是炸桥小分队的成员,其中包括一个擅长使用飞刀,一个擅长爆破,还有一个曾经参加过大桥的建设。而那个“解题思路”,就是让他们设法找到大桥的设计工程师,向他请教大桥的弱点,从而实现用最少的炸药,成功炸掉这座桥。

电影中,大桥被炸掉瞬间

不过,到最后,指挥部还给他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这座桥必须在七天之后的早上八点钟准时炸掉。因为在那个时间点,南斯拉夫游击队将以5000人的兵力,向撤退的德军发起总攻,届时,如果这座桥炸不掉,这5000人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命运。指挥部还特别强调,必须在8点钟炸掉,不能早,也不能晚。这就很让人费解。为什么桥炸不掉,这5000人就会全部牺牲呢?大不了德军通过了大桥,进入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结束战斗不就行了吗?实际上,在影片的最后,一番激战之后,桥当然是被炸掉了。但是传说中的这5000人的总攻,却并没有出现。

如今的塔拉河峡谷大桥实景,足见其雄伟

塔拉河峡谷大桥确实存在,它位于如今的黑山共和国,横跨欧洲最深的大峡谷,峡谷中奔流着塔拉河,这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也因此而得名。整座桥有五个桥拱,全长365米。桥面到谷底最深处达170米。

塔拉河峡谷大桥的优美景色

它初建于1940年。到了1941年4月6日,纳粹德国联合意大利,联手入侵了南斯拉夫。这座桥在一次战斗中被意大利军队夺取,并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南斯拉夫游击队在桥梁的一位设计工程师的帮助之下,炸掉了这座桥。但该工程师后来不幸被俘,被意大利人枪杀于桥头。直到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南斯拉夫人又重建了这座雄伟的大桥。至今依然屹立在那里。这部电影,就是在复建的大桥上,实地取景拍摄的。(文/@五点起床看电影)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25分钟深度解读二战经典老电影《桥》,看它到底是一部神剧,还是永恒的经典:

这才叫经典!南斯拉夫二战老电影,1977年引入中国,火遍大江南北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