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一【楚国】国君世系
战国七雄之一【楚国】国君世系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楚国的疆土在春秋时期不断扩大,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有称雄之势。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楚国国君世系
熊绎,芈姓熊氏,名绎,西周诸侯国楚国的建立者。周成王时,受周天子分封在南方蛮荒之地,赐爵为子爵,都城丹阳,土地仅有五十里。
熊艾,芈姓熊氏,名艾,熊绎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二位君主。楚国开始强大起来,雄踞南方。
熊䵣,芈姓熊氏,名䵣,熊艾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三位君主。
熊胜,芈姓熊氏,名胜,熊䵣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四位君主。
熊杨,芈姓熊氏,名杨,熊䵣次子,(西周时期)楚国第五位君主。熊胜死后无子,于是继其兄成为楚国第五位君主。
熊渠,芈姓熊氏,名渠,熊杨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六位君主,前886年—前877年在位。攻打庸国、扬越、鄂国,将楚国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
熊挚,也名熊挚红,熊渠次子,(西周时期)楚国第七位君主。其兄熊毋康早逝,熊挚便继承楚国君主之位,但其弟熊执疵发动政变,弑兄自立为君。
熊延,芈姓熊氏,名延,又名熊执疵,熊渠少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八位君主,前875年—前847年在位。
熊勇,芈姓熊氏,名勇,熊延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九位君主,前847年—前838年在位。无子,由其弟熊严楚国君之位。
熊严,芈姓熊氏,名严,熊延少子,熊勇之弟。(西周时期)楚国第十位君主,前837—前828年在位。
熊霜,芈姓熊氏,名霜,熊严长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十一位君主,前827年 — 前822年在位。
熊徇,芈姓熊氏,名徇,熊严第四子,熊霜四弟。(西周时期)楚国第十二位君主,前821年—前800年在位。
熊咢,芈姓熊氏,名咢,熊徇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十三位君主,前800年—前791年在位。
楚若敖熊仪,芈姓熊氏,名仪,别名楚若敖,熊咢之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十四位君主,前791年—前764年在位。因死后葬在若敖,故被尊为“若敖”,楚国君主从此开始有谥号。
楚霄敖熊坎,芈姓熊氏,名坎,楚若敖长子。(西周时期)楚国第十五位君主,前763年—前758年在位。楚国将死去的先王称为“敖”,死后葬于“霄”地,故为楚霄敖。
楚厉王熊眴,芈姓熊氏,名眴,楚霄敖长子,(春秋时期)楚国第十六位君主,前758年―前741年在位,谥号厉王。楚国人卞和将在荆山中得到的一块璞玉进献给楚厉王,玉匠认为是块石头,楚厉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楚武王熊通,芈姓熊氏,名通,楚厉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第十七位君主,前741年―公元前690年在位,谥号武王。在楚厉王去世后杀害其子,自立为楚国君主。在位期间,灭亡权国(王武丁的后裔建立的小国),将权国故地设置为权县,成为荆楚历史上第一县。此后,楚国每灭一国,就把该国故地设置为县。卞和又将璞玉进献给楚武王,玉匠依旧认为这是块石头,楚武王便砍掉卞和的右脚。
楚文王熊赀,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 (春秋时期)楚国第十八位君主,前690年—前675年在位,谥号文王。在位期间,颁布成文法,保护私有财产,兼并邓、申、息三国并设县,迁都于郢,建设方城(楚国最重要的北方防线之一)。楚国是中国最早创立县制的诸侯国家。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抱着那块璞玉在哭泣三天三夜,眼泪哭干直到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后,便派人去询问其原因。卞和说,我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楚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发现真是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楚堵敖(楚庄敖)熊艰,芈姓熊氏,名艰,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第十九位君主,前675年―前672年在位。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其弟熊恽,熊恽知晓后逃到了随国。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杀死楚堵敖,夺得楚国君主之位。
楚成王熊恽,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楚堵敖同母弟。(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位君主,前671年—前626年在位,谥号成王。在位期间,先后兼并谷、绞、弦、黄、英 、蒋、道、柏 、房、轸、夔等国,与齐国争霸。前638年,泓水之战中大败欲称霸的宋国,称雄中原。前626年,受其子逼迫,无奈上吊自杀。
楚穆王熊商臣,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一位君主,前625年—前614年在位,谥号穆王。前626年,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其弟熊职为太子,于是带兵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在位期间,先后兼并江国、六国、蓼国等国,进一步控制江淮地区,迁建新都上郢。
楚庄王熊旅,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二位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前613年—前591年在位,谥号庄王。在位期间,北上争霸,邲之战击败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止戈为武”等都与楚庄王有关联。在此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后楚国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楚共王熊审,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三位君主,前590年—前560年在位,谥号共王。前589年,阳桥之役中击败鲁国,随后在鲁国召开会盟,秦、齐、宋、郑、鲁、卫等十一国参会。前586年——前582年,因郑国叛楚附晋,楚晋争郑,战事不断。579年,楚晋和谈,在宋国举行了第一次弭兵之会。前575年,鄢陵之战中,楚共王被射瞎一目,楚国战败,楚国失去霸主地位。前560年,楚共王在自责中去世。
楚康王熊昭 ,芈姓熊氏,名昭(一作招),楚共王长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四位君主,前560年—前545年在位,谥号康王。前560年,先后与吴国爆发庸浦之战、棠之战,力挫吴国。前555年,应子孔之请,出兵攻打郑国,开始北上争霸。548年,楚军在巢之役中射杀吴王诸樊,取得了楚吴交战史上的重大胜利。前546年,楚、晋两国与其他八国在宋国参加弭兵之会,订立了罢战息兵的盟约,楚康王从此与晋平公平分霸权。
楚郏敖熊员,芈姓熊氏,名员,楚康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五位君主,前545年―前541年在位。前541年,其叔父熊围正在出使郑国,听说楚郏敖患病而返回楚国。熊围假借入宫问疾的时候杀害楚郏敖和其子,自立为楚国君主。
楚灵王熊围,芈姓熊氏,名围,楚共王次子,楚康王二弟。(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六位君主,前541年—前529年。即位后改名熊虔,在位期间先后兼并赖、陈、蔡等国。前538年,会盟中原列国,号令诸侯。奢侈无度,兴建章华台,留下了“上下其手”“楚王好细腰”“晏子使楚”“尾大不掉”等典故。
楚初王熊比,芈姓熊氏,名比,楚共王第三子,楚康王、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七位君主。
楚平王熊居,芈姓熊氏,名居,原名熊弃疾,楚共王之子,楚康王、楚灵王之弟。(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八位君主,前529年—前516年在位,谥号平王。前529年,参加政变,推翻楚灵王,拥立熊比为楚初王,后恐吓迫使楚初王自杀。前523年,强夺自己的儿媳为妃,生下楚昭王熊轸,听信谗言,猜忌太子熊建和太傅伍奢,导致太子熊建流亡,伍家灭门,伍子胥奔吴发誓覆亡楚国。
楚昭王熊轸,芈姓熊氏,名轸,又名壬,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第二十九位君主,前516年―前489年在位,谥号昭王。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的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攻破郢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陵墓,鞭尸三百以泄恨。在秦国的帮助下,吴军退走,郢都经残破不堪,迁都鄀地,迁都后依旧叫郢都,以示不忘其旧。改革政治,安定楚国,先后兼并顿、胡等国,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楚惠王熊章,芈姓熊氏,名章,楚昭王之子。(春秋晚期、战国初期)楚国第三十位君主,前488年―前432年在位,谥号惠王。在位期间,重用能臣,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先后兼并陈、蔡、杞等国。
楚简王熊中,芈姓熊氏,名中(一作仲),楚惠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一位君主,前432年―前408年在位,谥号简王。在位期间,兼并莒国,交好宋国,试图扩大对中原的影响,但受到了三晋(韩、赵、魏)的阻挠。楚国与三晋之间接连爆发三次战役,楚国三战三败。
楚声王熊当,芈姓熊氏,名当,楚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二位君主,前408年―前402年在位,谥号声王。在位时期,楚国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前402年,楚声王被一个叫“盗”的人刺杀。
楚悼王熊疑,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楚声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三位君主,前402年—前381年,谥号悼王。前397—391年,楚国与三晋战事不断,楚军胜少负多。前390年,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南平百越,北却三晋,在楚国开创郡制,建立常备军。
楚肃王熊臧,芈姓熊氏,名臧,楚悼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四位君主,前381年—前370年在位,谥号肃王。继承悼王的遗志,消灭作乱贵族,收回其封地,打击旧贵族势力。与民休生养息,为宣王、威王时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楚宣王熊良夫,芈姓熊氏,名良夫,楚悼王之子,楚肃王之弟。(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五位君主,前370年—前340年在位,谥号宣王。对内休兵息民,对外交好秦国,逐渐恢复国力。前353年,救援赵国,攻取了魏国部分土地。之后,先后兼并蔡、邾国,使楚国重现了强盛局面。
楚威王熊商,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六位君主,前340年—前329年在位,谥号威王。前333年,徐州之战击败齐国,威震诸侯,筑城金陵,奠基南京。前338年,商鞅被秦惠文王处死。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七位君主,前329年—前299年在位,谥号怀王。曾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前323年,大败魏国,夺取八城。前318年,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合纵伐秦。前306年,灭亡越国,席卷江东。之后,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垂沙之战大败,国土沦丧。前299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被秦国扣押。 前296年,客死于秦。
楚顷襄王熊横,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熊槐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八位君主,前299年—前263年在位,谥号顷襄王。听信谗言,罢黜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等人。前292年,楚顷襄王向秦求和,暂得苟安一时。前278年,秦军破郢,败走城阳,后迁都于陈城。前272年,派太子熊完入秦为质。
楚考烈王熊完,芈姓熊氏,名完(一作元),楚顷襄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三十九位君主,前263年—前238年在位,谥号考烈王。在黄歇的帮助下,逃回楚国,继承王位。前257年,邯郸之战救赵国。前255年,灭亡鲁国。前253年,迁都钜阳。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无功而回,迁都寿春。
楚幽王熊悍,芈姓熊氏,名悍,楚考烈王之子(有一种说法是春申君私生子)。(战国时期)楚国第四十位君主,前238年—前228年在位,谥号幽王。前235年,秦国联合魏国,对楚国发起攻击,后无功而退。
楚哀王熊犹,芈姓熊氏,名犹,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同母弟。(战国时期)楚国第四十一位君主。在位仅两个多月,被异母兄熊负刍的门客刺杀。
楚王负刍,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第四十二位君主,前228年—前223年在位。前223年,秦军攻入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往期内容】
北汉历代帝王
南汉历代帝王
南平(荆南)历代国君
马氏楚国历代国君
王氏闽国历代国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