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主义头子罗得斯(1)
英国殖民主义头子罗得斯(1)
塞西尔·约翰·罗得斯(1853-1902年),英国臭名昭著的帝国主义分子,南部非洲最大的金融垄断组织的寡头,镇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直接策划者。1870年到南非,以开采金伯利钻石矿致富。1880年,创设"德比尔斯矿业公司",策动和协助英国政府从开普敦向北扩张,掠夺北至坦噶尼喀湖、东至今马拉维湖的地区,并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一地区为罗得西亚。
1890-1896年,罗得斯任开普敦殖民地总理;因袭击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失败去职。列宁曾经说他是公开鼓吹帝国主义、最无耻地实行帝国主义政策的"百万富翁、金融家、英布战争的罪魁"。
罗得斯1853年7月5日出生在英国哈福德郡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乡村教师家庭。他从小体质纤弱,不能象几个哥哥那样上大学或者参军,只能留在家中随父母耕作。
罗得斯在17岁以前只断断续续地接受过初等教育。
1870年,罗得斯的一个兄弟赫伯特写信叫他到南部非洲的开普敦殖民地治病。于是,罗得斯来到了南部非洲。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他首先到达纳塔尔省,在赫伯特经营的棉花种植园里干活。1871年,奥兰治河畔发现了钻石矿,他抱着投机心理离开种植园来到当时著名的钻石矿业中心金伯利,结识了来自汉堡的犹太富翁阿尔勒德·拜特和苏格兰医生斯塔尔.詹姆森。
现在的纳塔尔省
19世纪60年代后,由于在瓦尔河和奥兰治河汇流处发现了钻石,各西方国家对南非的殖民掠夺和资本输出更加猛烈,各国冒险家和投机商蜂拥而至。罗得斯被金钱的贪欲诱使,也加入了这支肮脏的队伍。
他和赫伯特到达金伯利后,最初一贫如洗,只得一面开采矿石,一面靠卖冰激凌为生。
1873年,罗得斯与另一个冒险家查尔斯·拉德合伙开始收买破产企业,吸收小矿主入股,在大搞投机活动中牟取暴利。
1880年,罗得斯创办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资本为25万英镑。6年之后,罗得斯仅一人全年所得就达到25万英镑。
1886年,德兰士瓦的比勒陀利亚附近发现了大金矿,罗得斯又象苍蝇逐臭一样来到这里,打出"南非统一金矿公司"的招牌。
1888年。罗得斯在英国最大的银行家路特希尔德的支持下,以500万英镑的代价,买下了他的最后一位竞争者﹣-"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的经理、英籍犹太人巴尼.巴纳托的资产,组成规模庞大的"德比尔斯统一矿业公司",自任董事长,巴纳托和拜特为董事。
他这时已经几乎垄断了世界钻石生产的90%。加上他入股经营的"南非统一金矿公司"的盈利,每年可以得到500万英镑的纯利润。罗得斯在短短的17年中,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变成了"百万富翁、"钻石大王"、"黄金大王"。
罗得斯经济上发迹后,政治上也"红"极一时:1880年当上了开普敦殖民地的议员,1885年成为英属贝专纳(今博茨瓦纳)的副专员,1890年爬上了开普敦殖民地总理的宝座。
1873到1881年的8年里,罗得斯除了从事经济投机活动外,还用近一半的时间回国到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和哲学。在这8年里,罗得斯的一整套极端反动的理论开始形成。牛津的一位哲学学者曾经告诉他,英国要成为"全世界光明的源泉,和平的中心","必须抓住任何一块它能插足的富饶的荒地,尽它所能,又快又远地建立由最有力量、最勇敢的人开拓的殖民地"。
这种赤裸裸的殖民扩张言论使罗得斯产生了共鸣。罗得斯"公开鼓吹帝国主义,最无耻地实行帝国主义政策"。他野心勃勃,恪守"扩张就是一切"的信条。他年仅24岁就狂妄地宣称:"英国的移民要占领非洲大陆全部、圣地(即巴勒斯坦)、幼发拉底河流域、塞浦路斯和干底亚岛、整个南美洲、太平洋上至今未属英国的岛屿、马来亚群岛全部、中国和日本沿海,最后收回美国,使它成为英国整体的一部分。"
他还扬言,他的扩张目标并不仅仅限于地面,而是整个宇宙空间。1877年他写道:"世界几乎已经被瓜分完毕,余下的部分正处在被瓜分、征服和殖民化之中。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们头顶上闪烁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些星星;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这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
在一次集会上,他说,英国"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扩大不列颠在全世界的统治"。
在罗得斯看来,重要的是,首先使南非的布尔人接受英国人的统治,然后再实现纵贯非洲的"开普敦一开罗计划"(又称"二 C 计划")接着还要使英国恢复它在美洲的殖民地,占领太平洋群岛、马来群岛、中国和日本以及亚洲许多地区的沿海地带。
罗得斯是一个狂热的帝国主义分子,他知道侵略和掠夺海外殖民地可以转嫁国内社会经济危机,维持本阶级的统治。因此,他歇斯底里地鼓吹侵略战争。有一次,他参加了伦敦一个工人区失业工人的集会,听到了充满"面包!面包!"的呼声。从这以后,他比以前"更相信帝国主义的重要了"。他赤裸裸地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千万居民避免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帝国就是吃饱肚子的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1881年,罗得斯在牛津大学结业后返回开普敦殖民地。他以竞选为契机,当取得议员资格后便一步步地开始实行他的政治理论。就在他刚刚跻身政界之际,罗得斯遇到了老牌的殖民主义分子、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戈登。他非常钦佩戈登在"平息"巴苏陀兰的内乱时使用的残忍手段。后来,戈登出任苏丹总督时,还曾邀请罗得斯到苏丹任要职。
现在的开普敦
在罗得斯对外扩张计划中,非洲,特别是南部非洲是他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又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他以为,攫取了这个地区就能保证英国实现对整个非洲的占领。
罗得斯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张非洲的地图,上面用红颜色标出英国所占领的土地。当听到英国又侵占了某块领地时,他就用红铅笔在地图上打上一个新的记号。他毫不讳言地宣称:"我希望有这样的日子,那时整个非洲地图都将涂上这种红颜色。"罗得斯是臭名昭著的"二 C 计划"的炮制者,鼓吹建立南起开普敦北至开罗的非洲殖民大帝国。
位于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的河间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金矿,是实现英国"二 C 计划"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普敦卫星地图
1888年在成立钻石开采垄断组织时,罗得斯在讲演中就强调说:"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南非问题的实质在于把开普敦殖民地扩大到赞比西河",以便打通从开普敦到开罗的内陆通道。关键的一步是占领马肖纳兰,"如果我们能得到马肖纳兰,我们就抓往了非洲的天平。"
要实现这个扩张计划,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洛本古拉领导的马塔贝莱王国。
1888年2月,罗得斯委派披着宗教外衣的开普敦民地官员莫法特经贝专纳去见洛本古拉。他用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国家可能入侵马塔贝莱王国来威吓他,劝说洛本古拉与英国签订条约。洛本古拉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轻易地答应:在事先未得到英属南非最高专员的许可时,不得同任何外国人谈判,也不得签订出卖或割让自己国家的任何地区的条约。
洛本古拉
同年8月,罗得斯又派他的重要助手查尔斯·拉德再次去见洛本古拉,用1千支旧式步枪、1艘炮艇和每月100英镑为交换条件,请洛本古拉批准南非公司在他的国家里开采金矿。他利用洛本古拉不识字的缺陷,在租让书上加入许多对方不知道的条款。洛本古拉的轻信铸成大错,10月30日在租让书上画了押。莫法特条约和拉德租让书立即成了罗得斯入侵马塔贝莱和马肖纳兰的借口。
英国政府竭力支持罗得斯。1889年10月,女皇维多利亚正式给南非公司颁发了皇家特许状,将德兰士瓦以北、莫桑比克以西的大片土地的各种权利,包括行政、立法、设置军警以及分配和开发土地的权力等,授予该公司。这就是说,洛本古拉所管辖的地区已成为南非公司的领地了。
1890年,罗得斯领导的所谓进步党在开普敦殖民地的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罗得斯组阁,担任开普敦殖民地的总理。他更加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富强行推行他的殖民计划,开始了对河间地区的进一步吞并活动。
1891年,洛本古拉发现,由于自己在两份文件上签了字,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实际上已被出卖,极为愤慨。他立即声明要求停止根据条约所进行的活动,指责英国的所作所为,犹如变色龙捕捉苍蝇,他说:"英国人如同变色龙而我则是苍蝇。"为此,他于1月18日致信英国各家报馆指出:"报上发表的消息说我已把我国的矿产都租让给了拉德,显然对此事有很大误解,一切以此租让权为根据的活动暂停;我将在我的国土上进行勘查。"然而,洛本古拉觉悟得太晚了。罗得斯已经做好了全面侵略和吞并马塔贝莱和马肖纳兰的准备。
罗得斯一意孤行。1890年5月,他招募冒险分子组成的"拓荒队"武装队伍,开到河间地区。"拓荒队"在占领地区建立行政机构。1893年,罗得斯的心腹、南非公司驻河间地区的行政长官斯塔尔.詹姆逊率领1500多名白人和雇佣军士兵,分成三路,进攻马塔贝莱人居住的村镇。10月24日,洛本古拉领导人民奋勇抗战。在尚加尼河战役中,马塔贝莱战士有数百人阵亡。11月1日,在离布拉瓦约市约48公里的本贝西河附近又发生一次大会战。这两次会战中,洛本古拉的军队无力抵抗拥有"马克沁"重机枪和其他装备的侵略军,均遭失败,损失达1500人左右。11月4日,洛本古拉撤出了首都布拉瓦约,并焚烧了全城。1894年,洛本古拉在尼亚萨湖畔患天花去世。这样,英国殖民者夺得了河间地区。
在入侵马塔贝莱王国的前后,罗得斯还分别派人,以利诱和威胁的手段强迫赞比西河以北的本地统治者接受"保护"。1890年6月,赞比西河西北的洛兹王国与罗得斯派去的特使签定了一项条约,承认由英国南非公司独占本地的矿业和商业权。同年,罗得斯的另一名特使也几乎用同样的办法,使赞比西河东北的隆达族酋长卡赞贝也签定了条约。1895年,林波波河至赞比西河之间的地区,以罗得斯的名字命名,称为"南罗得西亚"(即今津巴布韦);赞比西河至坦噶尼喀湖南端的地区命名为"北罗得西亚"(即今赞比亚)。罗得斯的扩张活动此时达到了"巅峰"。用一个人的名字同时命名两个国家,这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看出,罗得斯的确为大英殖民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赞比西河
马塔贝莱和马肖纳兰被罗得斯侵占后,整个南部非洲不受英国统治的只有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于是,罗得斯把扩张的目标对准了这两个共和国。
然而,1895年12月,罗得斯一手制造的"詹姆森袭击事件",却使他被迫辞职。这个事件是英国与布尔人长期争夺南部非洲的结果。英国把这个地区看作是到达赞比西河流域最方便的自然通道。罗得斯曾经说它是"进入内地的苏伊士运河"、"进入大陆腹地的通道之钥"、"瓶颈"等等。1880-1881年,布尔人起来反对英国人的渗透扩张,爆发了第一次英布战争。英国人遭了失败。但矛盾并没有解决,双方冲突仍不时发生。罗得斯恪守"扩张就是一切"的信条。至1885年初,英国殖民军进驻贝专纳全境。1885年,罗得斯曾经为此事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布尔人总统克鲁格在瓦尔河上举行会谈。克鲁格指责英国的侵略活动,罗得斯则说出兵贝专纳是为了把当地人从布尔人的威胁下解救出来。双方都引用圣经的箴言来为自己辩护。这次会谈失败后留下了更深的积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