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美食小吃,高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美食小吃,高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本文目录
1.高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2.除了白切鸡还有什么鸡 3.四川的美食 4.四川达州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高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那么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我们看看下面吧!
达州特产小吃有哪些
担担面
简介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
历史文化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
所谓“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担担面的挑子也是如此:这一头是一个煤球炉子,上面还坐着一个锅,里面当然就是热水喽;另一头就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然后就可以用扁担挑在肩上,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沿街游走,还边走边叫:“担担面,担担面” 担担面的得名,来自于这特殊的年代和叫卖方式;担担面的出名,却在于它的调味和独特的面臊。
担担面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川菜派系中的老师傅普遍认为,应该起源于川东。原因很简单,川菜三大派系,上河帮(蓉派)小河帮(盐帮菜)下河帮(渝派)各自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样,而担担面中的辣椒用法是下河帮的用法。其中一样主要的原料(川东菜,即川东人叫的老咸菜。而非川冬菜)。是在达州一带的特产。自贡宜宾范围用得是芽菜。所以可以明确的说担担面是出自川东达州一带。
做法
先说面臊,其实就是外省人叫的面卤或是浇头。四川人习惯把面臊分为三种:汤汁面臊、稀卤面臊和干煵面臊。汤汁面臊就是带有汤水的,比如红烧牛肉面、清汤牛肉面、香菇炖鸡面等的面臊;稀卤面臊就是面臊比较浓稠,一般都有勾芡这一过程,象打卤面、大蒜鳝鱼面等的面臊就属此列;干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较干爽,象杂酱面和担担面的面臊就是。 担担面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们习惯把它叫做“脆臊”,一听名字就知道好吃,制作起来其实也不麻烦: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甜面酱用少许油解散;然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然后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干水分,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然后放入适量的甜面酱炒香,肉末呈现诱人的茶色(如果颜色较浅,可以加少许酱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放在一边了。千万不要被这香气勾引,忍不住偷上两嘴,估计你会把面臊变为一道菜的:) 再来说说调味。担担面的定碗调料非常的多: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葱花和少许的`鲜汤,甚至还有人会放点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这正是四川厨师的高妙之处。
灯影牛肉
简介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和重庆地区汉族传统名吃。已有100多年历史。把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市场上生产“灯影牛肉”产品的品牌众多,重庆等地亦出现不少品牌,不过最为正宗的还是为达州本地品牌“灯影”牌。
历史文化
传说一
据传,此菜是八十多年前,梁平县一刘姓艺人来达州以做腌卤牛肉谋生,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传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传说二
据传说,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监察御史的唐代诗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被贬至通州(今达州)任司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无渣,他颇为叹赏,当即名之曰“灯影牛肉”。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州,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做法
灯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选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一头牛只能取其腿腱肉、里脊肉各几块,一共才10kg左右。用长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以甘草、丁香、草果及其他10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稍箕上,经曝晒去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温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渗满纯香麻油,撤上少许花椒粉密封,待其入味即成。 目前,灯影牛肉的主要产地是达州和重庆,两地产品在长期发展中,又各具千秋。有位美国畜牧专家来达州市考察灯影牛肉时曾说,灯影牛肉既是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又堪称一种奇妙的工艺品,完全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石锅鱼
简介
“石锅鱼”也叫“金福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在达州非常流行的一种吃法。其制作方法独特,用一块大的花岗岩岩石凿成有双耳的石锅,将鱼放在石锅内烹煎,然后,再加上以辣椒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补药材制成。清初康熙年间,长沙湘江河畔,有一家小店擅长做一道“石锅鱼”,风味独特。康熙皇帝微服下江南时,在这间小店尝了这道菜,感觉味道鲜美无比,龙颜大悦,故欣然提笔将这道菜赋名为“金福鱼”。此后,“石锅鱼”也就变成“金福鱼”,而这家小店也因此得名为“金福林”。
做法
原料:草鱼一条约1800克,姜片5克,葱节5克,香菇20克,红枣10克,枸杞5克,西红柿50克,小葱段10克。
调料:盐16克,味精15克,鸡精3克,胡椒粉8克,料酒10克,鸡蛋一个,淀粉20克,清汤2250克,猪油150克。
制作:
1、将红枣、枸杞用温水泡软,香菇切条,用热水烫一遍,西红柿切片,小葱切成段待用。
2、草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干净,剁去头尾,去骨,将鱼肉抹刀片成5厘米长、厚0.3厘米的片,鱼头劈开,鱼骨斩成5厘米长的菱形块,冲洗干净。
3、鱼头、鱼骨用3克盐、5克味精、3克鸡精腌10分钟,鱼片用3克盐、5克味精、5克料酒腌10分钟,用蛋清和淀粉上浆待用。
4、炒锅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入葱节、姜片炒香,倒入鱼骨、鱼头中火煎香,烹入5克料酒,倒入清汤,用中火烧沸改小火打去浮沫,加入10克盐、5克味精、8克胡椒粉调味,待鱼骨成熟时,捞出鱼骨、鱼头,将其放入烧热的石锅内。
5、将腌好的鱼片入鱼骨汤锅内滑熟,然后同汤一起倒入垫有鱼骨的石锅内,撒上红枣、枸杞、西红柿片、香菇条、小葱段即可。
特点:汤汁浓白,咸鲜清淡,营养丰富。
点评:放鱼骨头熬汤,汤汁鲜美,鱼片口感好。
顺江薄饼
简介
顺江薄饼,面食,麻辣咸鲜,脆爽利口。烹制法:烙。面粉下盐制成软子面,烙制成薄饼。酱油、醋、红油等调味待用。取薄饼一张,抹芥茉适量,放入拌制好的粉条、豆芽、红萝卜丝、葱白丝,卷成筒形,一头封口,一头敞开,淋入调好佐料,便可食用。操作要领:烙制薄饼,用云板锅小火摊制。
做法
主料:高筋面粉(300ML)
调料:细黑麦面粉(400ML)、牛奶(400ML)、酵母(15g)、盐(适量)、浅色糖浆(适量)、黄油(50g)、糖(适量)、大茴香(1茶匙)、小茴香(1茶匙)
做法: 1 材料准备
2 工具准备:擀面杖2根:一根是光滑的,一根是带齿的。
3 将大小茴香碾成粗末。
4 捏碎鲜酵母在一个大盆里,加入糖。
5 黄油加热熔化,加入牛奶、糖浆、大小茴香和盐,拌匀。
6 当温度放凉至37度时倒入酵母中,搅拌溶化酵母和糖。
7 加入粉料,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进行发酵。
8 面团发酵成2倍大后分成20个小面团。
9 先用光滑的擀面杖擀成薄面饼。
10 再用带齿的擀面杖擀一遍。
11 放入平底锅中小火煎至两面稍微变黄即可,每面大约2分钟。
干烧岩鲤
简介
干烧岩鲤是四川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用四川特产岩鲤和猪肉炸、烧制而成。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
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岩鲤学名岩原鲤,又称黑鲤,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嘉陵江、金沙江水系,生活在底质多岩石的深水层中,常出没于岩石之间,体厚丰腴,肉紧密而细嫩。干烧法为四川厨师所独创,乃以多量鲜肉汤加味料,将鱼烧至汁干入味,四川烹饪界称此为“自来芡”、“自然收汁”。
选岩鲤一尾,去鳞剖腹取内脏,洗净,鱼身两面剞刀,遍抹绍酒、精盐,入油锅炸至皮皱后捞出。锅换冷油,逐渐加温煸炒泡辣椒、剁细的豆瓣、姜蒜颗,至出香味即渗鲜汤烧至味香,打去味料渣。将鱼和炒酥的猪肉丁、盐、醪糟汁、白糖、醋入锅同烧,待汤沸后移至小火慢烧,至汁稠鱼入味即成。
做法
原料:
岩鲤一尾1000克,蒜50克,火腿肥膘肉125克,川盐5克,郫县豆瓣50克,味精5克,醒糟汁50克,白糖5克,绍酒50克,醋5克,泡红辣椒40克,肉汤750克,姜40克,熟菜油2000克,葱50克
烹制方法:
1.将净岩鲤鱼身两侧各剞五六刀(刀距 3厘米、深 0.5厘米),用川盐(3克)、绍酒抹匀全身,腌渍入味。火腿切成 0.5厘米的粒;葱切成 0.5厘米的粒;姜蒜切成碎粒;泡辣椒、郫县豆瓣剁细。
2.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鱼炸至皮稍现皱纹时捞起。锅留油 50克,烧至四成热,下泡辣椒、豆瓣煸香出色,掺入肉汤烧,出味后,打去渣不用。将鱼和火腿粒放入,加姜、蒜、川盐 2克、醒糟汁、白糖,移至小火上糁至汁将干,鱼熟入味时,加味精、醋、葱,把锅提起轻轻摇动,同时不断将锅内汤汁舀起,淋在鱼身上至亮油不见汁时,起锅盛入条盘即成。
“百里峡”牌老腊肉
简介
“百里峡”牌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腊肉制品厂生产。樊哙镇在百里峡深处,地处富硒带,至今仍保持着青山绿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是难得的绿色食品原材料宝库。该产品选用纯农家圈养猪精肉,用纯柏丫熏制,其味浓香,令人闻之欲垂涎。该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大风羊肉
简介
大风羊肉是四川达州的汉族名菜。肴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口感舒适,滋补营养,所烹制的系列菜肴各有特色、余味无穷。主要菜品有:酸辣羊肝、生爆羊肚、干煸羊肉丝、红烧羊蹄、清汤(红汤)炖羊肉、牛奶羊肾、清汤羊血、羊肾泡酒等。
特别最具特色的清汤(红汤)炖羊肉,以精羊肉为主料、配以萝卜、土豆为辅料,加沙参、附片和天然香料烹制而成。特点是细嫩酥软,不腻不缄口,无膻味,羊汤余口留香,有夏滋冬补之功效。
徐鸭子手撕鸭
简介
徐鸭子(手撕鸭)是四川宣汉汉族名菜之一,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人放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
四川省达州市徐鸭子手撕鸭是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饲养的土鸭子,经徐代建继承传统工艺,通过多年反复实践创研出来的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食品。产品一上市受到消费者的好评,远销省内外,是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指定食品,受到22个国家考察团的赞扬,荣获达州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奖。
“徐鸭子”手撕鸭采用传统配方,在独特工艺上结合现代新技术、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制加工而成,选料精细(乡村纯土鸭),风味独特,香彻透骨,色鲜味美,油而不腻,高温杀菌,真空包装,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外出旅游的首选食品,也是居家生活的美味佳肴。
;

除了白切鸡还有什么鸡
除了白切鸡,鸡的烹饪方式有很多种好吃的做法。
第一种是叫花鸡;以前流传的叫花鸡做法就是一毛不拔的直接用泥巴包裹,但是现在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将鸡拔毛去除内脏洗净,在鸡肚子里面放入香菇、火腿、葱姜等等辅料。在这之前要先用葱姜水料酒腌制半个小时,再均匀涂抹上,然后才是用荷叶将鸡包住,在裹上泥巴烤制三个小时。叫花鸡肉质细嫩、香气扑鼻,美味至极。
第二种是口水鸡;口水鸡和白切鸡是不一样的,这个不要搞混。口水鸡又分为川菜口水鸡、麻辣口水鸡、湘味口水鸡等,口水鸡主要材料有麻鸡小半只,香葱两根,花椒30粒,油适量,糖少量,生抽2汤匙,蒜瓣2粒,芝麻1小勺,姜1块,料酒1小勺,辣椒粉1大勺,盐少量,香醋1汤匙,鸡汤半碗,花生20粒,芝麻油等,这里就不介绍具体的做法了。
第三种是大盘鸡;大盘鸡是新疆的特色菜,大盘鸡色彩鲜艳、香辣可口,还有软糯甜润的土豆和滑爽的面条搭配在一起,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大盘鸡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其主要用料还是鸡肉和土豆,在制作大盘鸡时要注意土豆要炖熟、但是又不能太烂。大盘鸡我在东北上学的时候也是经常吃的,因为我们班有新疆同学。
第四种就是其他的了;包括著名的道口烧鸡、黄焖鸡、椰子鸡、汽锅鸡、猪肚鸡、宫保鸡丁等等。道口烧鸡的老汤中秘方就是八种香料,分别是肉桂、豆蔻、陈皮、丁香、良姜、草果、白芷、砂仁。黄焖鸡也是各个学校食堂必备的菜,美味可口,特别下饭。椰子鸡是海南的特色菜,口味咸鲜,椰味芬芳,汤清爽口,有益气生津的效果,椰子鸡需要用老的椰子来做才好吃。汽锅鸡是云南的特色菜,也是仙气缭绕的菜了,主要靠蒸汽来烹饪鸡,跟叫花鸡一样比较耗时,但是比叫花鸡清爽。猪肚鸡和宫保鸡丁也是非常好吃的菜,猪肚鸡保健,暖胃;宫保鸡丁则香辣可口。

四川的美食
成都—陈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
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
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绵阳—江油肥肠
肥肠是绵阳江油的特色小吃。江油人的早餐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一碗肥肠、一碗干饭、一碗漂着葱花的醋汤。既开胃,又好吃,还经饿。外地人初到江油,见状都要惊讶一番;惊讶过后,也忍不住点一碗肥肠吃,结果吃了1碗想2碗,末了抹抹嘴说:“不到江油不算到四川,不吃肥肠不算到江油。”
由此,江油的肥肠生意格外的好,形成了所说的肥肠经济。漫步江油城区,几乎每条街道都有1家肥肠店。
自贡—冷吃兔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是古人对飞禽走兽类食物营养保健价值的精确概括,给予兔肉的营养价值的高度评价。
我国古代医书曾记载:“兔肉为羹亦益人”,“兔肉性平无毒,主补中益气”。《本草纲目》记载:“兔肉主治凉血,解热毒,利大肠”,等等。可见,兔肉对人有祛病健身的作用。
自贡市为全国有名的肉兔之乡,数百年来自贡人民都有养兔吃兔肉的习惯,特别待客人时,有无兔肉不成宴席的传统。
攀枝花—爬沙虫
俗称“安宁土人参”,产于雅砻江支流安宁河的干热河谷,攀枝花市盛产。此虫不可貌相,你可别小看了这丑八怪,安宁河畔的本地人早就拿它来“生打熟补”,对治疗老年人体虚夜尿频多、小儿尿床如有神效。
爬沙虫的传统吃法不多,当地老百姓常常是裹上一层鸡蛋豆粉糊,入油锅炸制而食。
泸州—合江烤鱼
泸州烤鱼也叫合江烤鱼,合江县隶属泸州市,在赤水河与长江交汇三角地带,所以水资源丰富,盛产淡水鱼。
江城泸州伫立于长沱交汇之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滨水而生的泸州,自然在河鲜制作上颇有技巧。每当夜幕降临,夜市当中杯盘交汇,桌上必有的就是一道道川味烧烤而合江烤鱼即是其中饶有特色的一个。
德阳—罗江豆鸡
罗江豆鸡的创始人袁通儒,号崇大,自幼礼佛。民国17年在什邡罗汉寺昌龄法师门下剃度为僧,三年后还俗闯荡江湖。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通儒在一家鸡毛饭店吃饭,没有下酒菜,店家给他弄了一碟麻油豆皮。
他吃后顿受启发,回家后以黄豆试制成了要比鸡毛饭店豆皮更美味可口的"豆鸡"来维持生计。袁通儒反复总结制作豆鸡的工艺,于民国25年制作了首批豆鸡送往成都花会佛教食品展览会展销,获专利权,并取得了金质招牌一面,从此豆鸡扬名。
广元—女皇蒸凉面
广元女皇蒸凉面又叫“夫妻米凉面”。这道特色美食与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着渊源。相传,武则天在幼时读书之余,常和她青梅竹马的情郎哥常剑峰一起游河湾,而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游河过湾,就会去削面店吃上一碗。
后来,他们想夏天要是能吃到凉面该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凉面”,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
遂宁—卓筒鸡
卓筒鸡之美名缘于它特别的烹饪方法。鸡为当地的土鸡,经过死海特有的天然盐卤洗泡,再加上几十种香料熏制,后入土瓦罐,用文火煨之,不管是烧制还是煲汤,其肉之细嫩、味之鲜美、香之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内江—大千鸡块
大千鸡块,热菜,家常味型,色泽红亮,质地细嫩,香辣清鲜,是内江著名的美食,并广泛流传于台湾、日本和巴西。
制作大千鸡块需将仔鸡肉斩成块,鸡块形不宜过大,且要均匀,用盐、料酒、水豆粉拌匀;嫩青椒切菱形块,莴笋切成滚刀块,豆瓣剁细;酱油、白糖、醋、胡椒粉、味精、鸡汤、水豆粉对成滋汁。
锅内菜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干辣椒节、花椒炸至出味,放鸡块炒至发白散籽,再下莴笋、青椒、姜片、葱白节炒至断生,烹滋汁,簸匀起锅即成。炒时要热锅旺油,迅速成菜以保持鲜嫩。
乐山—甜皮鸭
乐山人称为“卤鸭子”,是四川乐山市的著名美食,乐山甜皮鸭也是乐山当地非常知名的一道小吃,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
由民间发掘、改进,其卤水别具特色,具有色泽棕红、皮酥略甜、香气宜人、于皮,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细嫩的里肉,口感不输北京烤鸭。
资阳—乐至烤肉
乐至烤肉作为犒赏三军将士的美食而得名。80年代以来,乐至烤肉在以李久治为首的烤肉宗师的不断创新下,以其香、辣、脆、麻等特色逐渐赢得了群众的喜爱,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扩展到了成都、重庆、内江、资阳、遂宁等大中城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川中民俗饮食文化。
宜宾—李庄白肉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
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翠屏区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留芬”饭馆老板欣然接受建议,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
今天,随着李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李庄的当家名菜“李庄白肉”,已成为李庄小吃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闻名遐迩。
南充—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发源于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为农舍小食,现已成为川菜代表性汉族特色著名小吃之一。
川北凉粉是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 。 凉粉制作法有很多种,可也用绿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凉粉区别,及营养价值与凉粉的影响。
达州—开江豆笋
开江特产豆笋又名豆筋。此品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十几到工序提炼而成,营养丰富。本品食的方式很多,可炖,炒,煲等还可以烫火锅,可以拌凉菜,制作方法很多。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时期。据1989年编撰的《开江县志》记载,最早产于甘棠镇的白杨鲁家沟。其品种有大豆笋、签子豆笋两种。
雅安—贡椒鱼
雅鱼和“汉源花椒”各是世间一绝。是上天赐予雅安人的珍品。塘里的鱼蹦上了雅安人的餐桌,雅安人把“佐料当家”川菜的精神发挥至极致,把当地的特产“汉源花椒”请来唱主角,于是有了“贡椒鱼”。
这个创意很绝,不管什么鱼,经这清香麻辣的“汉源花椒”烹制,塘鱼没了土腥味,味鲜至极。近年已是雅安一年四季的时髦菜品。主打“贡椒鱼”的餐馆层出不穷。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陷,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
甘孜藏族自治州—花馍馍
一种藏式月饼,源于清代。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并模印图案的薄饼,当地俗称花馍馍。现被视为民族文化交流、汉藏一家的实物体现。
凉山彝族自治州—建昌板鸭
用西昌当地的一种家禽腌制而成,因体大、个肥(每只活鸭通常都在6-10斤以上)、味美而得名。建昌板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色鲜味美,营养丰富。尤其是鸭肝,一付即可达400克以上,无论是蒸是炒是腌制,均是不可多见的宴上佳肴,向有“一宝蒸肝九室香”之说,故又有“大肝鸭”之美名。
广安—岳池米粉
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自清康熙年间始,岳池人自制米粉主早食亦待客。岳池米粉生产加工历史悠久,米粉小吃分肉粉和素粉两大类。其味鲜美,质地细软,不易断碎,入口微嚼而烂,易于消化,备受喜爱。每日清晨去“米粉一条街”吃水米粉的人络绎不绝。
巴中—香菇炖腊肉
香菇炖腊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腊肉和通江香菇为主料辅以当地名贵山珍精制而成。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烂。民间还将杀年猪的鲜血与豆腐、糯米加工制成血丸子,作待客的风味菜。
眉山—东坡肘子
眉山的东坡肘子制作,比苏东坡的作法有较大的改进:首先在选料上,只选猪蹄膀,洗净后放入清水中炖,炖至八分火色,将肘子捞起来,再上蒸笼蒸。经两次脱脂后,肘子已达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境地。
简阳—羊肉汤
简阳羊肉汤是在上个世纪初期由三岔镇的一位汪姓厨师烹饪成型,经数十年精研细琢,糟粕去尽、精华尽存,集传统保健功效与现代人色香味美的饮食要求为一体!
“简阳羊肉汤”已经成为简阳一绝,享誉中外,有“中国第一汤“的美誉。

四川达州有什么特产好吃的
1、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四川省达县的汉族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究。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2、万源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因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而得名,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乌皮乌肉和白皮两种;蛋壳浅褐色,少数蓝色.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
3、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佬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 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

4、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品种:绿茶,产于四川省万源市,境内环境优美,土壤、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好,并天然富硒。巴山雀舌系采用其茶树的 高档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匀直,绿润带毫。经水冲泡叶底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
5、安仁蜜柚
达州的安仁蜜柚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籽少香浓,几乎让每个达州人都爱不释手,聊天谈笑或是茶余饭后,来一两瓣柚子,仿佛整个人生都满足了似的。
以上就是关于达州美食小吃,高州特产小吃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达州美食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