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污的”中国花鸟画:古人对动物行为观察
“污污的”中国花鸟画:古人对动物行为观察
中国画在普通观者眼中属于高雅艺术,很多时候现代的中国观众很困惑于古人枯墨涂鸦的文人戏笔,在大家的印象里中国画就是那种清瘦抽象的梅兰竹菊写意画,或者枯寂惨淡的水墨山水图。即便是造型精细、色彩分明的工笔画可以拉近观众和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距离,在人们眼中中国画仍旧是曲高和寡超脱现实生活的存在,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但是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它们是生活世界里的艺术体现。中国画自然也不例外,它虽然在大多时候出现在人们眼前显得孤寂冰冷,但历史上仍有许多画家试图增加它的烟火气息,即便这样做会被正统的艺术评论家认为是离经叛道、背离传统。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欣赏一下几幅令人意想不到的中国绘画,在这些画作中,古人竟然描绘了动物们的性行为,这与其说是特立独行的艺术表现,不如认为是画家们的一种误解,在讲究“气韵生动”的花鸟写生指导下,古代画家还是尽力在生活世界中寻找动物们最活泼的动态表现,无意间当画家们观察到动物的性行为时,很可能将其误认为动物的戏耍或打斗场面,将其描绘记录。画作在展现生机勃勃的笔墨气韵同时,不自觉中做了动物生理行为的博物学观察和记录。
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这种羞羞图就是托名宋徽宗赵佶的《鸲鹆图》,在这幅画中画家以水墨技法描绘了三只八哥,其中有两只八哥双爪相接打斗在一起,为了展示这个场面的激烈,画家将这两只八哥描绘为朝下坠落互斗的场景,画家甚至还在两只八哥的上方描绘了几根翻飞的羽毛,以衬托出这个场景的动态效果。画面上方还另有一只八哥,它停栖在高枝,展翅欲下,正在以看客的角色关注着这个生动的场景。相信大部分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一定会以为这只是两只八哥在打斗,可能画家当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实际上这正是八哥交配过程中的一种生理行为,其实古人很早时候就了解八哥的这种性行为,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勾足”中就记载:“鸜鹆交时,以足相勾,促鸣鼓翼如斗状,往往坠地。俗取其勾足为魅药”,如果我们对照这幅画观之,这简直是完美的文字旁白。

北宋 赵佶(传)鸲鹆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鸟类的这种打斗行为时常被古代画家以为是打斗的场景被描绘下来,在明代宫廷画家边景昭所绘的《三友百禽图》轴中我们在一群各式各样的鸟儿当中也能发现类似的行为,在画面的最下端有两只正在打斗的麻雀,这实际上也是麻雀争夺配偶的行为,这个现象人们在春天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在另一幅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博物馆的边景昭《三友百禽图》轴中,这种交配的场景更加明显地呈现的画面中。

明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藏《三友百禽图》轴中麻雀打斗场景

明 边景昭(传)三友百禽图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明 边景昭(传)三友百禽图轴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三友百禽图》轴中打斗的麻雀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三友百禽图》轴中打斗的麻雀
清代扬州画家华嵒特别善于描绘与众不同的禽鸟姿态,在他的绘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特别巧妙的禽鸟造型,比如正面的鸟、倒挂的鸟,然而在他的一幅画作中他竟描绘了两只交配中的丹顶鹤,这样的绘画记录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简直是绝无仅有的。古人认为“鹤以声交而孕”(《禽经》),因此在这幅画中画家有意将处于上方的雄鹤描绘为引颈高唳的样子,但画家显然不相信这种虚妄的传说,他还是如实描绘下了丹顶鹤交配时的状态。

清 华嵒 锦鸡竹菊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画中描绘了一只造型生动的红腹锦鸡

清 华嵒 芝兰松鹤图轴 广州美术馆藏

交配中的丹顶鹤(好摄之图 摄)

交配中的丹顶鹤(好摄之图 摄)
画家们除了描绘鸟类的性行为,许多昆虫的交配活动也被准确的捕捉到了画面中,其中最令人称绝的是清代赵箖在一套《花蝶图》册中描绘的粉蝶交配场景。赵箖的这套蝴蝶画册描绘了蝴蝶的各种生活状态,虽然蝴蝶描绘的有些图案化,但是他在描绘蝴蝶交配的状态时却相当准确,画面中雌雄蝴蝶两尾相对,两蝶折叠的翅膀互相交叠在一起。这种对蝴蝶性行为的细致刻画不要说在中国艺术中极为难得,即便在同时期的西方生物科学绘画中也是难觅踪影,一来因为这种生理行为难得被人观察到,二来因为西方人均是以标本来绘制蝴蝶图,所以这种生理行为不能被他们捕捉到。由此可知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从来都是细致入微的,只是我们的文化中这并非主流,很多还隐没在故纸堆中,期待人们的发掘。

清 赵箖 花蝶图册之一开 见于中贸圣佳2009年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图录

交配中的菜粉蝶(图片源自网络)

交配中的菜粉蝶(图片源自网络)
但并不是所有画家都对昆虫这种生理行为有仔细的观察描绘,在现存古代绘画中更常见到的是画家通过想象描绘出的样貌,虽然画面生动,但是展示的昆虫交配状态却部分或完全是错误的。比如下图清代的缂丝作品中雄蜻蜓将尾端生殖器贴在雌蜻蜓胸部画法是较为准确的,但现实中雌蜻蜓的尾部经常是抵在雄蜻蜓头部而非直接被其抱住。另一幅清代绘画中的蜻蜓交配就完全是错误的。

清 豆花蜻蜓缂丝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蜻蜓交配

清 佚名 草虫图卷 哈佛大学博物馆藏 画面中描绘了两只交配中的蜻蜓

现实中蜻蜓交配的状态(图片源自网络)
至于哺乳动物的交配行为实属不雅,古人极少描绘,一般出现在画面中都会有强烈的性暗示。笔者只在很少的古代春宫画中见到过,画面中的小动物交配场景都是在为画面主题做烘托,最有名的就是清代画家徐玟在《春机和畅图》册中描绘的羞羞图,一群小狗在人的围观下做出交配的行为,这个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估计都见到过。

清 徐玟 春机和畅图册之一开 私人收藏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