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鞭“甩”出健康体魄
麒麟鞭“甩”出健康体魄
“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都会在睢阳大道白云世贸对面的绿地练鞭,明天早上有空的话欢迎来观赏。”和京九晚报中老年记者团麒麟鞭分团总教练崔付领联系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当天的练习刚刚结束,要想了解麒麟鞭背后的故事最好要到第二天早上。
24日一大早,记者就来到了他所说的绿地,为了不给附近居民增加噪音,他们所在的绿地距离主干道还有一小段距离,还没有到地方,记者就听到了“啪啪”的清脆响声。一位环卫工热情地告诉记者,甩鞭的人都在铁路下面的一块空地上,这些声音就是麒麟鞭舞动时发出的。
春天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让人感觉心旷神怡。附近有不少前来锻炼的人们,走进绿地,记者看到十余人身着运动服,正在练习麒麟鞭。他们手中的鞭子大概有2米长,甩起来可以发出穿透力大、声音清脆的“啪啪”声,在锻炼健身的同时增加了练习的乐趣。
麒麟鞭分团会长姜建明告诉记者,麒麟鞭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由沈阳著名武术家赵赤宇先生独创的一门新兴武术和器械品种,历经1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演变出一系列的武术套路,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功夫运动。咱们商丘的麒麟鞭协会成立于2016年5月15日,距今已经有近3年时间了。而崔付领接触麒麟鞭也是在3年多以前,他正式拜师,成为赵赤宇的弟子,也正因为出身“正统”,他成了大家的总教练。现在我市有近200名麒麟鞭爱好者,他们年龄有大有小,性别有男有女,分布在我市的各个公园、绿地练习鞭技,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也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了这一运动。
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说起为什么要练习麒麟鞭,大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我原来有肩周炎,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你瞅瞅现在做啥动作都没问题了!”51岁的郑红卫一边激动地说着,一边把双手举过头顶让记者看。孙双全则是4年前患了轻微脑梗,他说自己是一名大货车司机,长期生活不规律,身体出了问题之后,觉得必须改变生活方式了,偶然的机会了解了麒麟鞭,便加入了这支队伍。几年的练习让他神采奕奕,根本看不出来他曾经患过脑梗这么严重的疾病。崔付领也是从麒麟鞭中尝到了甜头,他说,以前他的血压很高,经常头晕,练习麒麟鞭3年多了,他在每天早晨服用一粒药丸的情况下,血压已经保持正常。“我们这一拨人平均年龄50岁,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负担最重的时候,需要有好的身体来扛起家庭的重任,天天甩甩麒麟鞭,绝对比打牌、打麻将强。”崔付领说。
锻炼不扰民 精心选场地
练习麒麟鞭虽然对身体好,但发出的“啪啪”声却人为地制造了噪音。为了将对居民的影响尽量减小,麒麟鞭分团的成员们精心挑选了现在这个场地。由于正处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和郑徐高铁交会处的北侧,火车、高铁每天轰隆隆地驶过,非常影响正常生活,所以这里的居民不多,人群集中的小区更是很少。“咱们自己锻炼身体,不能打扰其他人休息,这是我们的原则。”姜建明说。
每天早上6点多,大家就准时在这里集合了,练麒麟鞭的关键是掌握技巧,先是腰发力,然后带动全身,肩、肘、四肢、后背都跟着发力,脚下要稳,发力要刚柔并济,太柔或太刚都不行。刚开始掌握不好是正常的,也会遇到不少挫折,但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回到家之后拿着毛巾也要练习身形和步法,刻苦练习一段时间之后,都能掌握技巧和要领,大家的动作也越来越纯熟。几年来,他们多次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活动,不但收获了金灿灿的奖杯,还结识了全国各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特别是加入到京九晚报中老年记者团以来,更是参与了多次活动,每次都赢得满堂彩。可以说,麒麟鞭让他们的圈子更大,生活更丰富了。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姜建明的爱人张新玲带着两岁的小孙子过来了,她说,受丈夫的影响,她也爱上了这一运动,现在也练得有模有样,下腰、劈叉都不成问题。连两岁的小孙子也拿起鞭子挥动起来,稚气可爱的样子让大家乐开了花。大家说,门里出身会三分,这个孩子长大后又是一个甩麒麟鞭的高手。崔付领和姜建明告诉记者,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到京九晚报中老年记者团麒麟鞭分团的行列中来,共同强健身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