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吴县,江苏最古老的县之一,也曾是江苏唯一以县为名的市
千年古县吴县,江苏最古老的县之一,也曾是江苏唯一以县为名的市
吴县是苏州市的母县,作为江苏最古老的县之一,自秦代设县至2001年撤销建制,时间跨越2200余年。吴县不仅是苏南行政建置的“活化石”,更长期作为郡、州、路、府乃至省等高级政区的治所驻地,深刻影响了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本文将以行政区划变迁为主线,追溯吴县的兴衰历程。
吴县历史悠久,秦灭楚后的公元前221年在此设会稽郡、吴县,吴县为会稽郡郡治,而在此之前,自商末就有勾吴之国,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命伍子胥始建苏州城,为吴国国都,后又先后属越、楚等,此为吴县建城、建制。
秦设会稽郡初,会稽郡面积广大,分西境设鄣郡后,会稽郡领今苏南东部、上海、浙江大部等地区。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汉时(129年)大致以钱塘江为界,分会稽郡北部设吴郡,吴县为吴郡郡治,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吴郡曾改为吴国、吴州等,吴县一直为治所。
隋灭陈前,陈后主分扬州设吴州,吴县为吴州、吴郡治所,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吴郡且改吴州为苏州,此为苏州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开端。
苏州唐朝时为“望”州,吴县为“望”县。公元696年,吴县分东境设长洲县,吴县、长洲两县同城,到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钱镠又分吴县南境设吴江县,吴县、长洲、吴江三县同属苏州。
两宋时,苏州升为平江府,属两浙路、浙江西路等,吴县为首县,元朝时升平江府为平江路,属江浙行省。元末,张士诚在吴县称吴王,建立政权,朱元璋灭张士诚后改平江路为苏州府。
苏州府明朝属南直隶,清初属江南省,顺治及康熙时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吴县属江苏省苏州府,且为江宁巡抚驻地。实际上,吴县在明万历及以后就已经成为应天巡抚驻地,而江南右布政使司也已于分省之前移驻吴县,江南省分省后,江南右布政使司也改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宁巡抚改成江苏巡抚(初两种称呼均有)。两江总督虽驻江宁(南京),但苏州成为实际省会。
雍正时,元和县、太湖厅先后设立,其中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同城,三县一府一省同治一城。太湖厅是以吴县东山而设,清末光绪时又在洞庭西山设靖湖厅,太湖厅、靖湖厅都为县级行政区划,与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同属于苏州府。
民国初,三县两厅合并,仍为吴县,后曾有苏州市短暂由吴县划出。1949年4月吴县解放后,以城区及近郊设县级苏州市,1950年才升为苏南行署区辖市,吴县则在建国后一直隶属于苏州专区、苏州地区,1983年市管县后才由苏州市管辖。1995年,吴县改为县级市称吴县市,2001年撤销,吴县自此成为历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