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浮浪网 > 社会 > >正文

​生成式AI火爆业界,企业是否还停留概念玩票

摘要生成式AI火爆业界,企业是否还停留概念玩票 今年如果谁还没有落地‘智驾全国都能开’,谁就一定会在智能化浪潮中掉队。 日前,某新势力车企 CEO 在北京一次企业活动如此表示。...

生成式AI火爆业界,企业是否还停留概念玩票

" 今年如果谁还没有落地‘智驾全国都能开’,谁就一定会在智能化浪潮中掉队。" 日前,某新势力车企 CEO 在北京一次企业活动如此表示。

事实上,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在 AI 大模型加持的智能化赛道角力才刚刚拉开序幕。据麦肯锡数据,中国生成式 AI 市场 2020 — 2025 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84%,2025 年中国市场将占全球市场规模的 14%。

AI 应用在虚拟世界已经起步,而汽车作为移动交通工具,在智能化的时代,也变成了移动交通玩具。这种趋势自然激发了 IT 业的无限想象力,并找到了比手机更强大的风口。一方面,智能驾驶的技术在不断奔跑,你追我赶,不断逼近 L3 级别。另一方面,智能座舱的丰富应用,也让国外车企包括豪华车企大吃一惊。他们或许无法明白,为什么中国市场这么喜欢车内娱乐,从五联屏到按摩椅,且研发得相当深入,至少在身体体验上引领了世界的潮流。

有趣的是,2021 年开始的元宇宙大热潮,几乎把所有的中外 IT 巨头都带了进来,热钱涌入,每个企业都推出自己的元宇宙概念。可不到三年,谁还在谈论元宇宙呢?元宇宙还没形成定型的范式," 元宇宙某某某 " 的称谓就已经被迅速遗忘,如同被潮流刮过后的一地花瓣。汽车作为能够出行的娱乐工具,其走在潮流前端,如今自然也要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概念绑定。无论能有多少实质的配置,为了避免被落伍,始终都要和互联网的潮流同名,那么就能显得不落后于这个时代或者时段。

可是,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不同,智能座舱是不是好玩,按摩椅是不是舒服,都不会影响车辆行驶。而自动驾驶技术,却是要彻底的现地化。对车外行人、车辆和障碍物的识别,都是需要长期与海量的人工智能训练和数据采集共同演进的。数据越多,挖掘越深,试错越多,改进越频繁,迭代能力越强,智能驾驶的稳定性才越高。

因此先发的智能驾驶汽车企业,能用好数据,就会比后发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用户优势。只是新兴车企没有历史数据积累,就会过分倚重硬件和技术的参数。加上舆论的风向已经成为企业和产品的生命线,所以车企无不耗费资源和金钱去培育庞大的粉丝群体。这种投入,连同时尚的 AI 之名,更是让一个企业真实的智能化水平、应对复杂交通状况的可靠性,都成为了高度模糊的地带。

如果企业能把 AI 手段在自动驾驶的某个关键点上突破,是能获得进步的,比如用在监测前方路况并进行分析决策上。这是一个需要长跑才能胜出的过程,汽车企业必然要和 IT 软硬件企业深度合作。不只是烧钱,还要有充足的测试记录和数据。因此,无论生成式 AI 今后又会变成什么名字和新概念,都不应该仅仅是企业的玩票。不只是汽车企业,其他企业也是同理。凡命名皆叫 AI 很容易,比如 AI 空调、AI 车窗、AI 天幕,把客户绕晕也很容易,但是只有那些能真正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才是企业赢得竞争的硬核。

文 / 记者 戚耀琪


标签:

推荐阅读